这是一个创建于 4049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单反相机不是高技术产品。集中国内的优势力量也能做出来。没人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单反是一个小的市场(全球也就每年数百万台的市场需求),而且已经被尼康佳能分割得差不多了(就连索尼也只能在这两家的夹缝中生存,虽然它们用的传感器都是索尼做的)。无反可能是机遇,但是照相手机抢走了很多需求……
关于尼康D600。1、D600是12年9月上市的,14年2月才宣布处理方案(尽管并不令消费者满意)。2、所有DSLR在使用中低通滤镜上都会沾灰,但是根据国内外反馈,D600明显沾灰多得不正常。3、理论上更换改进的部件可以解决,然而尼康出了一个主要修正这个问题的D610,这做法当然会惹毛一群买了D600的消费者。
胶卷相机一度遍地开花,有点像今天的山寨机风潮。凤凰末期已经接近尼康FM2的水平了。但是海鸥凤凰都没有电子技术能力,后来就跟不上。现在国内有这个能力,市场已经饱和了。
2 条回复 • 1970-01-01 08:00:00 +08:00
 |
|
1
zeraba 2014-03-17 07:01:14 +08:00 via Android
海鸥的崛起?
|
 |
|
2
echo1937 2014-03-17 09:22:13 +08:00
单反相机的技术门槛不在机身,而在于镜头.
镜头的门槛其实就是精密加工的问题,这块是德国和日本的优势产业.
而民用产品这块,需要大量的出货量来分摊成本,
以上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单反相机就那么几个厂牌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