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rixinlu
V2EX  ›  分享发现

[产品自荐] 老母亲持续更新:帮助孩子们无痛学习。永久免费,无广告无套路。

  •  
  •   rixinlu · 108 天前 · 1852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108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各位娃爸娃妈们! 还记得之前我分享的那个“被广告气到自建”的绿色游戏学习网站吗?(👉 回顾旧帖:这个网址能让孩子偷偷变聪明

    今天,老母亲带着两大重磅更新来啦!依然是初心不改:免费、无广告、纯干货,让孩子在玩中学,偷偷变强!

    网址: https://withoutad.com

    先睹为快:网站首页


    🎯 更新一:轻松背单词 - 像“打怪升级”一样攻克词汇!

    为啥做这个? 家有初中生,英语成绩起起伏伏...老母亲钱包也瘪瘪的(懂的都懂!)。市面上的 APP ?要么贵,要么套路多!得,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老伙计为此掉了不少头发!

    核心亮点:

    • 科学记忆: 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设计复习计划,记得更牢。
    • 花样训练: 精心设计5 种以上趣味训练模式,告别枯燥刷词。
    • 游戏激励: 积分升级系统加持,背单词如同“打怪升级”,成就感满满!
    • 海量词库: 覆盖主流教材和考纲,满足不同需求。
    • 数据可视: 学习进度、掌握程度一目了然,孩子学得明白,家长看得清楚。

    训练模式一览(部分截图):

    未来计划: 搞定单词只是第一步!语法、固定搭配等“硬骨头”已在开发计划中!


    🧮 更新二:玩转函数线 - 让抽象的数学“动”起来!

    灵感来源: 给孩子讲数学题,发现很多函数概念太抽象?纸上画图太局限?孩子理解维度不够?

    解决方案: 接入了强大的可视化工具!孩子可以​亲手调整函数参数​(系数、常数项等),​实时观察图像变化​,直观理解常量如何影响函数形态和性质。抽象变形象,难点变趣点!


    🌟 我们的愿景:不止于此!

    • 初心不变: 打造一个纯净(零广告)、健康、真正有益的学习游戏平台。
    • 目标明确: 持续开发让孩子无痛吸收知识的功能!覆盖语数英、史地生、物化等全科基础,未来还将拓展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编程等实用技能。
    • 公益承诺: 网站完全免费!永久免费! 不卖课、不套路、不割韭菜。虽然老母亲“囊中羞涩”(家里仨娃呢!老大初二,小的才一年级,报班?太难了!),但这份初心千金不换!
    • 更新计划: 为了自家娃(也为了所有有需要的娃),我们会撸起袖子加油干,目标​每年上线 10-20 个重磅学习功能​,让知识获取更高效、更有趣!

    🎉 诚挚邀请您和孩子来体验:

    🎯 让孩子: 在“玩”中悄悄进步,激发兴趣,主动探索,实现“超车”!
    🎯 让家长: 省钱省心,收获一份量身定制的“学习助攻神器”!
    🎯 让学习: 回归本质——点燃好奇心,享受成长的乐趣,告别填鸭式痛苦!

    👉 马上带孩子试试吧,开启一段不一样的快乐学习之旅!

    https://withoutad.com

    10 条回复    2025-06-08 10:10:39 +08:00
    loading
        1
    loading  
       108 天前   ❤️ 1
    建议加入全局的记时功能,护眼才是关键。家长或者小孩起码能知道今天看了多久了。

    我个人认为效果不好,年龄小的缺乏自制力,web 版本无法强制锁,年龄大的你这个没价值。
    Emi
        2
    Emi  
    PRO
       108 天前
    收藏了, 感谢
    rixinlu
        3
    rixinlu  
    OP
       108 天前
    @loading 感谢,听劝
    lekai63
        4
    lekai63  
       108 天前
    不然做个 kindle / 墨水屏适配版?

    软件免费,变现靠卖硬件
    SuperDaniel313
        5
    SuperDaniel313  
       108 天前
    既然是免费的,那我多说两句

    遗忘曲线不是工具,可以看作是一种结论,总结出人的记忆特性是符合遗忘曲线所展示出来的趋势,但不是遗忘曲线的间隔参数。这点在 Anki 上就能体现得出来,完全符合遗忘曲线参数的算法并不高效,学习内容多了之后反而低效。因为遗忘曲线死板,动态性不够。不知道你的算法是不是单纯的遗忘曲线,如果是的话,还有优化的空间。墨墨在这方面有论文,或者也可以搜关键词“间隔重复”;


    如果是应试背词,那就怎么记得住怎么来,如果是想掌握英文,那需要从方法论上解决:
    1. 林语堂的英文学习法作为总方法论 http://www.tertioenglish.com/archives/2141
    2. 史嘉琳教授的《回音法》可作为实操练习技巧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DE41197tm/
    3. 旋元佑老师的《旋元佑问法》作为写作指导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4840714/

    懒是学不好英文的,勤能补拙在英文学习上是成立的

    《英文学习法 – 林语堂》摘抄
    注重仿效与熟诵
    学习英语唯一的正轨,不出仿效与熟诵;仿效即整句的仿效,熟诵则仿效之后必回环练习,必使能顺口而出而后已。凡能依这方法读英文的,无不成功,而且这极容易,真是学习英语的康庄大道,其应用远超出于物体教授法之上,初级高级都可适用。须知小儿学语神速之秘诀,也不过仿效与重叠练习而已。这是与旧式以文法入门的方法,根本相反。譬如文法第一课说 a 是 indefinite article ,the 是 definite article ,但知道这有什么用处? a , the 二字的用法与省略,一百个留学生中没有五个人能有十分把握,可见所讲文法完全不是这么一回事。旧式的文法家以为下定界说,指出造句的楷则,叫学者按这楷则字字照填,便可成句,实在完全是梦呓。不但这方法极迂腐难行,就使按规则填好,也未必是顺口的英语。学者最要的警语,是少用堆砌工夫,学时必整句吞下去,再整句吐出来,其文必顺,其音必正,句法必通,用字必当。若凭字字译成英语,再依文法规则慢慢叠成句读,必一无是处,劳而无补。

    例如以上“快下雨了” it will rain soon 一句只须整句念好,三数次已可成诵,文法关系,暂时都可不管,只把这句法吸入脑中,不但再出口时可保无误,下次要说 it will clear up soon . it will stop soon . he will come soon. You will die soon .心中早有此句的模范,不期然而然,说出都能合于正轨。

    所以学者最要二事:
    1 )凡学英语,必学整句,不觉中将其句法音调整个吸入。
    2 )每日选二三句,回环熟诵,此数句读音必正,出口必熟。如此半年,操英语能力必大进
    hefish
        6
    hefish  
       107 天前
    没用,就是个安慰剂。
    所谓的成绩得到了提高,那是人家本来就能提高,不能硬往自己这边揽。。

    当然,东西是做的不错的。 建议还是收费。 老母亲还是更相信收费产品。
    rixinlu
        7
    rixinlu  
    OP
       107 天前
    @lekai63 变现不是目的。

    我们自家就有三个娃, 我的第一需求是,帮自家解决很多学习来费劲的东西。
    能帮多少是多少。

    至于说产品化,如果碰巧有很多用户能刚好匹配,那我肯定也会考虑进去。

    我们很早就发现说教没用,还是得有一些方式形同起来才好
    rixinlu
        8
    rixinlu  
    OP
       107 天前
    @SuperDaniel313 高手。
    遗忘曲线不是工具,你说的非常对。 事实上我们花了很久也很难拟合出来一个比较好的遗忘曲线。
    说白了,多重复就记住了。所以我们也只是仿效这个效果,拟合出一个近似的结果,最终还是帮助孩子多去背那些快忘掉的。


    非常同意你后面说的背整句的想法。 后面我们会跟进的。
    背单词也只是个开始,后面会结合整句来学。 还有更多的各种方式。

    看我们想到哪一步,就会干到哪一步。 @SuperDaniel313 还希望后面能继续提意见。
    HenryHe613
        9
    HenryHe613  
       107 天前
    敢问 OP ,CET6 的词汇集是怎么获取的?纯人工输入吗?
    rixinlu
        10
    rixinlu  
    OP
       101 天前
    各位朋友,咱们又出新功能了,不一样的成语接龙: https://v2ex.com/t/1137031
    点击 [成语接龙]( https://withoutad.com/zh-CN/idioms/open) 可以直达


    btw: @HenryHe613 github 上就有。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388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9ms · UTC 03:01 · PVG 11:01 · LAX 20:01 · JFK 23:0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