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买过两次( mini5, pro11 ),出过两次。现在又死灰复燃了感觉。
iPad 真的是我买过的苹果产品里最让我纠结的,感觉一直是:需要又不需要。
你们的 iPad 都用来干嘛了
![]() |
201
Andysunx 181 天前
ipad m1 12.9+magic keyboard 日常看剧,刚看完三叉戟
|
203
REGIVE 180 天前
mini6,给 mac 当副屏,看 terminal 等等.用了三年了.
256G wifi 版本 |
204
gjnevergo 180 天前
刷 B 站 办公扩展屏
|
205
Advanced6588 176 天前
@v2maxwell 其实别人说的都仅供参考 只有自己真正拥有了才知道适不适合
|
![]() |
208
Justinyeager 150 天前
iPad Pro M4 13 英寸版 256GB + Logi ComboTouch ,至今用了八个月,ComboTouch 战损成色,Apple Pencil Pro 和 iPad 机身的接触面因为灰尘的摩擦产生了不可消除的划痕,但好在我有 AppleCare+,再用一用就可以换新的了。
说回正题,我用 iPad 都干了啥。 能把 iPad 用得这么狼狈,肯定不是放在家里盖泡面的。 一是在工作场景下。 首先是用它来作会议笔记。 开会时把 ComboTouch 的键盘端扔在办公桌上,带着 iPad 和 Pencil 去会议室,这时候可以投屏,也可以配合 GoodNotes 手写笔记。需要开小会或整理工作思路时,又可以用无边记作思维导图。在这里实现无纸化的好处在于记录便于检索且不会丢(现如今笔记类软件配备手写笔记检索功能已经是基操了吧)。 同样的逻辑也用于我的日常读书。只有值得的书才会购买正版纸质书,所以我更多是阅读.pdf 格式的电子书。将书籍或稳定的 PDF 版导入至 GoodNotes ,可以在阅读时随时进行批注。如果是.epub 就更方便了,在 Mac 将其导入进「图书」 APP ,它就会自动同步到 iPad 和 iPhone 中,同样可以批注,只是批注的形式没有那么灵活了。 其次是用来修改文档。 本着涉密不上网上网不涉密的原则,正式的文档还是要在指定的电脑上修改,这点不讨论。 要讨论的在于那些将被用于公众号等宣传渠道发表的,或诸如此类不需要注重版式的文字。格式和版式不重要,多平台互联很重要(单位电脑上起稿,随时可以进行修改和传递),所以 iPad 这个在大和相对便携之间生存的物种此时就很有优势了。可以用第三方应用,也可以用 iWork+iCloud ,iPad 很薄,便于收纳,掏出来就写;因为有键盘且屏幕大,写起来还不累。 每隔一段时间,用移动硬盘将里面存储的文档和照片转移到单位的电脑里。 二是在个人爱好上。 如果喜欢摄影,iPad 屏幕色准优异,且机身轻便,无论是工作需要还是周末出去玩,只要带上相机就会带着它。把它装在相机包里也很轻便。 安装一个尼康影速传 APP ,用 Type-C 数据线同步我在相机上按下锁定键的照片,照片(或是它的 RAW )就同步进了 iPad 里。 如果是工作,比如陪同领导调研,同步的工作就可以在路途当中完成了,然后再用 Lightroom 简单修正,快的话还没到下一站,照片就修好了,免去了加班的困扰。(如果此时用 MacBook ,占地面积会增大不止一倍,路途中不友好) 如果是和朋友出门扫街,就可以在咖啡店或路边随修随看,更好地根据题材规划后续的行程。 在路上如果没什么事且不想睡觉,看看剧也行,屏幕亮度足够应付。 三是在家里。 家里大的有 iMac 和电视,小的有 iPhone ,iPad 的用处不大,更多情况下他被放在一旁充电。但也有例外,比如在餐桌看剧。由于 AppleTV 没有 Bilibili ,有时会用 iPad 立在餐桌上当电子榨菜。吃完了饭,接着放它回去充电。 第二天早起,拔下电源,把它装进公文包,出发。 iPad ,尤其是 iPad Pro ,现阶段不足以替代电脑,更多地是填补手机和电脑之间的空缺。 上述应用场景,iPad ,或者平板电脑这个物种并非处于垄断地位:开会并非只能记电子笔记,思维导图并非不能用废纸,临时修改工作材料并非不能用手机,出去拍照并非一定要立刻就修……只是有一个它,能做得更好。 iPad 是改善性的,而非刚需。换言之—— 有用在买,别买了用不上再来哭叽尿腚。 |
![]() |
209
NiaoBlush 60 天前
用支架固定在床头看剧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