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系统工程学上来说,混合动力且车内部包含了电动机,内燃机,发电机等组件,相比纯电驱动和燃油车,系统复杂度更高,带来了更多的重量和空间占用。同时,车辆内部可能既要放置电池,又要放置油箱来携带能源
同时,要处理更多的工况,比如纯电驱动状态和混合驱动状态,或者是内燃机带动发电机再带动电动机这种更长的传动链路,这样是不是也降低了性能?
有没有比较了解汽车工程的来说说混合动力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102
BeyondBouds 5 天前 现在同价位插混/增程就是秒杀纯油(其实大部分都是越级秒杀),生来就是革油车命的。
以后电池技术革新了,纯电就是革插混/增程命的 这是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政策/市场只不过是加速了这个过程而已 然后就是供应链的培养上,很明显,日德欧美传统油车厂,就是落后了一大截 |
103
LandCruiser 5 天前
@cloudzhou 日系把电驱动引入到汽车上的时候,国内这些汽车厂还没成立呢,人家做不到?懒得和你们这些人 3 个月的速成鸡不敢吃,3 个月的车敢买的人说话。
|
104
cloudzhou 5 天前
@LandCruiser 所以还是要回到 90 年代?你要不从工业革命开始说起吧,这样差距更大,好神奇,对 1 万亿 市场一点都感兴趣的企业
|
105
ellipsis 5 天前
我是来看脑残日吹的
日系这么屌 丰田 bz3 三电系统咋就用 byd 的呢 |
106
ynxh 5 天前
@spadger #100 什么时候死绝了?,搞笑吗,领克哪个没用?最高端的极氪 9x 也在用,长城,奇瑞,哪家没在用的?只有吉利的低端车才用什么垃圾单档位 emi ,高端的车都是多档位 dht
|
108
wy315700 5 天前
其实吧
混动也好 增程也好 这两个名字都没法展现这个车的真实情况 换个名字,其实就很明白了。 烧油的电动车。 为啥用电中转一次以后,性能更强,而且更省油呢。中间那块电池功不可没。 电能可谓是所有能源里最友好的了。 发动机的工作原理里有个万恶的热能。由于热力学三大定律的存在,任何能源经过热能以后就是单向的,不可逆的。 你刹车的时候你的动能无法回到发动机里变成汽油,但是动能可以回到电池里变成化学能。所以起步的时候可以直接用回收的电,不需要额外烧油了。 而电池也可以承接发动机发出来的多余能量,在有需要的时候一次性释放出来。这就是电车性能强劲的原因。 传统机械结构下,发动机的能量直接传递给轮胎,几乎无法存储能源,所以起步的时候总归会有延迟。而经过电池存储以后,可以把一段时间发的电一次释放出来,EMM 这也是电磁弹射的原理。 至于复杂度。传输电力只需要一根电线,而传输机械能,需要变速箱、连杆、万向轮,比电线+电机可复杂多了 |
109
ykrank 5 天前 @spadger #98 要讨论就好好讨论,没知识还态度差,半瓶水晃荡,说的就是你,block 了,最后教育一下你这种文盲: http://www.china-nengyuan.com/tech/china-nengyuan_tech_100099.pdf
|
110
ff521 5 天前
不建议在国内买车,把钱留着移民不好吗
|
111
jayhuang0044 5 天前
@cloudzhou #99 你这么舔血汗工厂,是为了下次血汗工厂的不降价联盟助威,还是为血汗工厂下次投诉隔壁涨工资摇旗呀.
|
112
yx1989 5 天前
优点太多了(油耗、动力、平顺),纯油基本要淘汰了。
|
113
pigspy OP @jayhuang0044 不降价是好事啊,现在也是反对内卷
|
114
jayhuang0044 5 天前
|
115
pigspy OP @jayhuang0044
我只是觉得如果价格降低,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待遇肯定也会降低 这里也不是给比亚迪说话,我是觉得比亚迪对员工特别是工人的待遇确实不行 但是得承认的一点是,在中西部地区相比其他一些行业,比亚迪的工人工资算是很有竞争力的 |
116
laragh 5 天前
比亚迪 24 款秦 L ,优点如下
1 、市区 70km 内就用电,有充电桩,一次充满大概 3 块钱能跑 70km 。 2 、长度用油,告诉 5L/100km 算是最高的油耗了。 3 、看到别的纯油车价格在 7L/100km 以上就觉得很费钱,纯电车假期高速充电桩不太够用 4 、价格低。10w 块钱的车能接受,外观也不丑 |
117
cloudzhou 5 天前
@pigspy 何止中西部地区,我一个发小,中专学历,在比亚迪惠州工厂,6/7 千的工资,多年下来也成家立业,小康生活了
我的逻辑点非常简单,在一个充分竞争,没有强迫,没有事实垄断的商业环境下 薪资不管高低,都具有很大的合理性 质疑这一点的人,多读读初级经济知识 |
118
jayhuang0044 5 天前
@pigspy #115 整体来说那是公司的问题,消费者花的是真金白银.
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待遇肯定也会降低. 说的没错,产品的质量和员工的待遇是挂钩的.现在的工资证明了现在的质量. 有人说,看公司怎么对待员工,就知道怎么对待消费者,我觉得有一定的道理 更不用说连其他公司员工都要坑的公司 当然消费者自己买单,想什么价格买什么车是自己的自由 |
119
jayhuang0044 5 天前
|
120
duanxianze 5 天前
买了肯定后悔,要买就买纯电
|
121
jayhuang0044 5 天前
@pigspy #115 再说难听点,
在中西部地区相比其他一些行业,XXX 的工人工资算是很有竞争力的 这才是 tm 最恶心的知道吗? 它压低整个中西部地区工资!!! 看 XXX 公司也工资也就多少... |
122
stormysky 5 天前
回家 800 公里,混动是最优解,满油满电出发不用排队充电、加油,直接一脚开回家。平时市区用电 100 续航偶尔充次电也很舒适了
|
123
zjsxwc 5 天前
从系统工程学上来说,DMI 混合动力车去掉了油车最容易出故障的变速箱,使用完全燃烧热效率在 46%左右的“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而不是传统容易积炭不充分燃烧,隔三差五要拉一下出去跑跑除积炭的,热效率才 30%多的油车“奥托循环”发动机,由于 DMI 各个零件是高度集成化,比油车的零件更少系统复杂度更低。
|
124
pigspy OP @jayhuang0044 这么说有点偏颇,在比亚迪建工厂之前这些地区的工资就不高,反而是比亚迪来了之后拉高了工资
|
125
shyangs 5 天前
|
126
jayhuang0044 5 天前
@pigspy #124 或许刚入驻的你说的没错拉高了工资,我个人也不认为入驻时高于地区工资水平是他的良心,只是入驻时的必须 必要. 甚至是可能拿各种补贴福利免税的必要的最低条件.
不降价联盟 和 降底薪 流言听多了,请允许我的恶意揣测. |
127
jayhuang0044 5 天前
|
128
littlecap 5 天前 via iPhone
反正我是冤大头,17 万买的 21 款宋 p ,那差价天天加 98 号都没问题。
不过话说回来,增程插混都是过渡技术,只是说现阶段是个不错的过渡选择,且过渡期还挺长的。 |
129
cloudzhou 5 天前
不过我最近对增程车改观了,以前总以为作为能源二次转化会损失能量
原因是现在流行,增程+大电池( 300 公里+) 也就是增程发动机长期处于最优工况,并且大部分时间用于发电即可 开了 2 、3 百公里,总要休息一下吧,这时候让发动机工作一会儿就好了 |
130
back0893 5 天前
短途用电 便宜
长途用油 不焦虑 |
132
spadger 5 天前
@shyangs 汽油常温下和氧气反应?你猜为啥要用火花塞。汽油放在开放空间中最后结果是挥发完。你所谓乙醇汽油分层,是因为乙醇汽油吸水,水和汽油不互溶才会和汽油分层,高压油箱内部是正压,哪里来的水?
|
135
liu731 PRO 1.0755 蓝牌困难(贵)
2.回老家 1000km+ 3.上下班纯电挺香 By the way:现在还是觉得 Tesla 香啊,保养纯电省元子 |
136
xjzshttps 5 天前
有亲戚是混动,好像还是增程式的。
但是反馈是纯油耗油也很低,所以我是真的相信混动车发动机工作在最佳工况能省很多油。 |
137
Ipsum 5 天前 via Android
现在是大电池增程时代,我只能说真香。
|
138
PrinceofInj 4 天前
@rick13 开过汉,没什么感觉。因为即使电池显示没电了,其实还是有一点电的,作为启动用是足够的,一旦开起来之后,除非竖起耳朵听,我没发现有太明显的区别,胎噪风噪更大。
|
139
wanguorui123 4 天前
如果比较节约,买混动大概率当电车开,经常出去充电没家充反而不方便,有家充目前来说混动性价比是最高的
|
140
zpvip 4 天前
@spadger "特斯拉原地踏步多少年了,纯电早都被国产厂家超过了"
10 月 23 日深夜,上海市徐汇区,一辆理想 Mega 在正常行驶途中突发自燃. 也许续航,屏幕, 大沙发国产厂家已经超越了特斯拉, 如果真出事了, 在维权的路上, 看看是特斯拉还是国产厂家更负责. https://pbs.twimg.com/media/G4CGhxlXMAAW6RJ?format=jpg&name=large |
143
spadger 1 天前
@credo123 极氪 领克都合并了,卖得好的话,为什么要合并。EMI 之前的银河 L7 是三挡 DHT ,被 dmi 打得满地找牙,吉利折腾半天最后还是发现比着迪子抄最靠谱。
|
145
cloudzhou 1 天前
@zpvip #140 热点事情就是容易遗忘啊
请帮我分析一下,从冒烟到爆燃,耗时几秒,以及如果在车上是否有机会逃生,注意,这是一辆静止停车状态的 model s tsl 声明: https://k.sinaimg.cn/n/finance/transform/551/w550h1601/20210122/3283-khxeamw5489035.jpg/w700d1q75cms.jpg?by=cms_fixed_width 我是看不懂到底有问题还是没问题 媒体提问: https://finance.sina.cn/chanjing/gsxw/2021-01-22/detail-ikftssan9610375.d.html |
146
spadger 1 天前
@credo123 所谓的多档 DHT ,只是传统燃油车厂家变速箱部门的垂死挣扎而已。好不容易搞定了变速箱,结果电动化时代来了,所有变速箱都成了垃圾,于是搞出来多档 DHT 这么个怪胎。电驱动完爆任何机械换挡,dmi 那种加一个离合器保留一个直驱档位还能接受,没有机械直连的增程效率都已经非常接近单档插混了。
|
147
credo123 19 小时 18 分钟前
@spadger 单档简单、平顺,适合城市通勤。多档胜在全场景均衡,适合常跑高速、需强动力的用户。多档 DHT 的存在是电动化进程中 “效率与性能平衡” 的产物,而不是传统的变速箱。它的核心作用:补单档短板。本质是电驱优化。
其次是一些动力方面的东西: 电机优势区间约在 90 以下。 发动机优势区间约在 80 以上。 单档结构无换挡调节,200km/h 时电机转速远超高效区间,能耗暴增、散热压力大,只能短时间运行。 在国内环境下,一般高速最高也就 120 的情况下,确实大多数人 DMI 也足够使用了。但很多车是全球车型,需要考虑海外的一些情况。典型就是长时间高速度的情况。DMI 车型大不多并不能长时间 200km/h 。具体数据倒是没记住,你可以查查。当然我知道国内大部分人没这个需求。 3 挡 DHT 搜了一下测试情况: 领克 07 EM-P ( 3 挡 DHT ):馈电工况下以 194km/h (接近 200km/h )持续行驶 1 小时,强制保电 50% 时 180km/h 以上可连续行驶 30 分钟,全程动力无衰减; 沃尔沃全新 XC70 ( 3 挡 DHT ) [领克 08 换皮精装版] :虽电子限速 180km/h ,但理论最高车速 240km/h ,馈电状态下 178km/h 可连续行驶 2 小时,印证多档结构的高速耐久性。 领克的调性和全球售卖的情况下,动力需求远比 DMI 要强,所以一直用 EMP 这套。比如到德国不限速的高速,开快车 EMP 这套动力系统相对 DMI 要有优势的多。 国内日常开,就看个人想法了,都可以。DMI 和 3 挡 DHT 各有各的好处,不能一棒子打死某个。 |
148
spadger 18 小时 59 分钟前
@credo123 0 档的增程,纯电都在高速上跑得好好的。国外普通人也不需要 150km 以上的高速,都是人反应能力没有多大差别。所谓的多档 DHT ,只是传统燃油车厂家变速箱部门的垂死挣扎而已。
|
149
spadger 18 小时 53 分钟前
@credo123 所谓档位,只是用机械结构来弥补燃油发动机调速能力差的问题。而电机天生调速能力就好,新能源车常用的永磁同步电机配合变频调速设备调速性能完爆各种燃油发动机+变速箱,完全是两个时代的东西。纯电的 U9X 极速都 500 了,而汉 L 这样的 3 万转电机极速也能超过 300 ,根本不需要什么变速箱。
|
152
spadger 15 小时 56 分钟前
@credo123 个性化的需求肯定会存在,比如手机可以看时间,但是机械表仍然存在。但是大众化的选择早就没有什么悬念了。作为交通工具的车辆,全面电驱化就是大势所趋。所以多档 DHT 已经被淘汰了。你看看除了吉利长城还有谁在搞这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