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had0000 2022-12-22 15:15:15 +08:00 via iPhone 2
可能对方到了不上班就饿死的程度。压力大的时候情绪不易管理。
|
2
haimall 2022-12-22 15:16:03 +08:00 12
这主题本身就带情绪。。
|
3
cwcc 2022-12-22 15:18:09 +08:00 2
我感觉属于语言通货膨胀的一种,现在人们必须在自己的语言中加入更多情绪用词才能表达好自己的情绪。
|
4
Acoffice 2022-12-22 15:19:11 +08:00
其实并不是喷你(你懂的),但确实对着你发泄了情绪.
换个人问或者跟着一起喷~~~ 哈哈哈😄 |
5
ST0RMTR00PER 2022-12-22 15:19:52 +08:00
说话没情绪的话就不是人了。
|
6
coderluan 2022-12-22 15:20:45 +08:00 19
普通人 :“现在一些人,说话全是情绪”
情绪人 :“现在的人啊,说话全是情绪” |
7
723X 2022-12-22 15:22:14 +08:00 via Android
现在流行反问句嘲讽和阴阳怪气骂人
|
8
Dogtler 2022-12-22 15:23:05 +08:00
# 很明显 情绪都会传染。
|
9
723X 2022-12-22 15:23:58 +08:00 via Android
个人预测此帖能上今天最热第一
|
10
Unclev21x 2022-12-22 15:27:52 +08:00
我检讨一下自己,情绪太重了。
|
11
nekoneko 2022-12-22 15:45:53 +08:00 3
|
12
bk201 2022-12-22 15:50:01 +08:00
确实感觉你问了句废话。上班肯定上啊,谁养不上班的。
|
13
NewYear 2022-12-22 15:54:27 +08:00
主要看公司的居家办公规则是怎样的:
1.如果是居家办公拿全薪,不管工作是否有人能代办,则难受也尽量居家办公。 2.如果是居家办公拿半薪,然后工作又没人代办,则难受也尽量居家办公,一旦能去公司,则一定过去公司办公。 3.如果是居家办公拿 0 薪,然后工作又没人代办,则难受也尽量去公司办公。 4.如果是居家办公拿 0 薪,工作有人能代办,则看心情,有的人想休息一下(但平时也可以休息呀),男人嘛基本上是难受不难受也要尽量去公司。 是否传染别人,是否道德,在生活压力、经济压力的压迫下,影响决定的比例较小。 以前没有亲身体会,总想到道德问题,后来看着身边的羊群和各自的选择,沉默了。 |
15
wuweijia OP @ST0RMTR00PER 说的真好。太对了。
|
16
dw2693734d 2022-12-22 15:56:57 +08:00 via iPhone 2
是这样的,互联网上发泄情绪不用顾忌后果和影响,经常在这种环境下,自然而然就会受到熏陶
|
18
mmmfj 2022-12-22 15:59:11 +08:00
有些公司回去没工资,这一下这么多天谁都接受不了
|
19
NewYear 2022-12-22 16:01:03 +08:00
身边比较多的就是,中招前各种防范各种仪式感,非常紧张各种喷消毒液,各种防范同事,阳了还来上班,简直过分。
中招后直接躺平,该上班上班,该下班下班,居家是不可能居家的,这辈子都不可能居家的,只要不是疼到不能工作,一定要坚持来上班。 别问为什么,问就是穷,没有人养。而且工作没人代你做,请假了没有钱,居家不给钱,回来工作还是自己加班补上…… |
20
JeffGe 2022-12-22 16:04:33 +08:00 via Android
确实,我最近有注意到,自己和周围的人已经习惯日常交流使用反问句了
|
22
Acoffice 2022-12-22 16:07:33 +08:00
@wuweijia #17 群里啊,我还以为你俩单线..... 那就正常把,没有针对任何人的话,表达情绪而已,说明是个鲜活的人.
|
25
ICB 2022-12-22 16:10:16 +08:00
喷政策你为啥这么激动啊,情绪发泄到政策是最安全的。
|
26
lear7 2022-12-22 16:15:43 +08:00
我也有个朋友这样,上个月开发前和他调侃了两句说有点担心,也是给我回了一句:感染不一定会死,但穷一定会饿死。
不知道他是什么心态。 |
30
Acoffice 2022-12-22 16:21:19 +08:00
@wuweijia #24 其实我并不理解什么是抬杠,抬杠的定义是什么?
如果某人疯狂想证明自己说的观点都对,而又拿不出证据,那就口头承认他都对就好了. 如果某人只是说了你不想听的观点,就被认为是抬杠的话,那你本身也是在抬杠. |
31
wuweijia OP @Acoffice 我理解的是 不好好说话 就是抬杠, 比如 你问他 吃饭了么,他说不吃饭靠喝水活着么?
你问他 今天又加班啊? 他说,你见过我八点下班么? 你问, 开车了啊今天, 他说 ,那我扛过来的? 同比:你明天上班么。 不上班饿死吗? |
32
tigerstudent 2022-12-22 16:34:57 +08:00
换个角度想,有时候这种也算小幽默
|
33
polo3584 2022-12-22 16:40:14 +08:00 3
感觉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越来越浅了,以前去办些啥事都要与许许多多不同的人沟通,而现在则是能不沟通就不沟通,必须沟通就宁愿用文字不用语言。这是好事也是坏事,一方面许多社恐可以更安心的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也让很多人不用低声下气。另一方面使得很多人失去了和陌生人沟通的能力,缺乏换位思考或者说察言观色的能力。这类人之间的沟通也特别容易爆炸。。。
|
35
nullpoint007 2022-12-22 16:51:22 +08:00
而且这种人还爱搭茬,有时候把自己都给骂了
|
36
8Ri72kLA9ORo6m6f 2022-12-22 16:51:30 +08:00
确实,我个人感觉自己特别今年,情绪很容易失控。
估计自己压力大导致的。 以后尽快改掉。 |
39
locoz 2022-12-22 16:54:26 +08:00
@JeffGe #20 我觉得反问句跟输出情绪其实倒没有直接关联,主要还是看语气。如果你是出于引导对方自己思考的角度说出的反问句,那你的言论就不应该会给人一种在吵架、在输出情绪的感觉,除非对方自己就是带着情绪在理解的。
比如一个人问你技术问题,引导角度的反问可能是“有没有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呢?”,而比较偏吵架、输出情绪的反问就可能是“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两种反问句给人的感受差异就很大。 |
40
8Ri72kLA9ORo6m6f 2022-12-22 16:54:48 +08:00
@wuweijia 情绪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带来不好的后续影响。
|
43
darkengine 2022-12-22 17:02:49 +08:00
有的人性格就是这样,怨天尤人。这标题把“现在的人”带进去了,有失偏颇。
|
44
locoz 2022-12-22 17:07:14 +08:00
@polo3584 #33 更倾向于文字沟通而不是口头(语言)沟通的一个原因,我觉得可能是绝大多数人的即时反应能力比较差导致的。即时反应能力差就导致口头沟通时容易出现需要对方反复说才能理解清楚,或是对方 balabala 说完之后听的人楞了半天没反应过来怎么回复的情况,文字沟通在这方面就相对有优势些。
至于换位思考 /察言观色的能力,我倒是觉得跟偏文字沟通没有太大的关系,属于另一个范畴。具有这种能力的人,就算比较偏社恐、说话比较少也不会做出让人感觉不适的举动,相反有些人虽然社牛、话痨,但却总能发表一些暴论,或者做出完全不考虑其他人的奇葩举动。 |
45
Acoffice 2022-12-22 17:07:45 +08:00
@wuweijia #31
1. 你为什么要问他?(为什么要跟他聊天找不痛快?) 2. 我觉得人家这种回答方式是不想搭理你,不信你看他跟美女聊天是不是还这句式(如果对所有人一致,那是他沟通方式问题). 3. 所以你为什么要问他? |
46
kouhe3 2022-12-22 17:10:49 +08:00 via Android
[img]https://i.328888.xyz/2022/12/22/AK6eo.jpeg[/img]
|
47
wuweijia OP @darkengine 你细究的话,那也太咬文嚼字了, 我这个标题的意思就是 现在这个社会情况下的人, 跟数量其实关系不大
|
48
wuweijia OP @Acoffice 我没问他 ,一个技术灌水群, 我周日晚上的时候,问了一下群友么, 原话: 各位大佬,明天都上班么? (意思大概就是 明天都去公司么) 有人就回复就是 明天居家了 不去公司 这种。 他来一句 不上班 饿死么。 只要不死就上班
|
49
locoz 2022-12-22 17:18:21 +08:00
@yjim #42 是否属于普通疑问句看个人理解吧,我的理解是在当下这个时代里,“反问”的含义已经比较偏向于“用问题回答问题”了。
或者这么说吧,把“有没有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呢?” 换成 “有没有可能是 xxx 的问题? xxx 这么处理不好吗?”,这种表述方式相对前者而言更容易被理解成吵架、输出情绪的感觉一些,但仍然不会有“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那样有浓重的火药味。 |
50
Acoffice 2022-12-22 17:23:23 +08:00
|
51
polo3584 2022-12-22 17:25:50 +08:00
@locoz 确实,是两个范畴。文字可以让人反复推敲下,说话缺很容易不过脑子。现在遇到的有些人只是沟通能力有问题,话讲不清楚。另一些则是从思维上就让人觉得这不是一个能沟通的人。
|
52
Baoni 2022-12-22 17:31:47 +08:00 2
个人认为是网络上没有正确的反馈机制。正常讲话比较没有存在感。所以只有抱团玩梗,党同伐异,钓鱼才能有一种自己确实存在在网络上的感觉。
所以热评的帖很多是槽点满满的。 |
54
lucifer9 2022-12-22 17:35:55 +08:00
抗原其实有用
有些公司需要凭这个请假 另外,这个季节如果你发烧了 也有可能是普通感冒发烧 有抗原的话发现自己还是阴性 至少不会放松个人防护 |
55
hhjswf 2022-12-22 17:36:20 +08:00
带情绪很正常呀。比如他唉声叹气抱怨自己被优化买不到药等等,这不也是情绪吗?也是很正常的回答
你想说应该为啥这么暴躁 |
56
cBlank 2022-12-22 17:40:01 +08:00
主要是想发泄一下吧,精神压力有点大。
|
57
DT27 2022-12-22 17:40:20 +08:00
抗原是真没用。前期测不出来,测出来已经晚了。。。
|
58
yjim 2022-12-22 17:44:54 +08:00
@locoz 这种有官方明确定义的东西最好别参上个人理解,疑问句表示不知道答案提出疑问;反问句并不是提问,而是表示肯定。这不是重点。
你知道为什么第二段后者会比前者有火药味么。 前者 “有没有可能是 xxx 的问题? xxx 这么处理不好吗?” 一个疑问一个反问,但关键这两个都是针对问题而言的。所以你觉得没那么反感。 而后者“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纯反问,关键在于“这有啥好问的?” 这个不是针对问题的,而是针对人的。是一种居高临下的不屑一顾的鄙视。可能说得过了一点,大概意思就这么个意思. 还有一个点,是文字不如语言的地方,同样一段文字用不同语气表达可以达到不同的效果。反问句尤其是这样。反问句本身提供了易燃易爆的可能,加上看的人如果脑海里出现不好的语气去阅读,就更容易发作了。 而陈述句就很少会有这样的问题。自从明白这个我就努力改掉用反问的习惯了。 |
59
hzxxx 2022-12-22 17:49:47 +08:00
上面的大人们让下面的鼠鼠们互相撕咬
|
61
locoz 2022-12-22 18:12:58 +08:00
@yjim #57 你需要了解的事实:
1 、语言是由大众定义的,而不是由“官方”定义的,“官方”严格来说是在归纳,以及在语言混沌时期建立统一基础规范。 2 、语言是会随着大众的用法而改变的,无论某个个体或“官方”认为是否“正确”都没用。 3 、随着网络上且尤其是年轻人中像“有没有可能 xxx ?”这种表述方式越来越多、越来越流行,反问的含义早就已经慢慢变化了。 如果按照定义中的“反问句”来解读,“有没有可能 xxx ?”转换成陈述句是“就是 xxx”,或解读成是表达疑问,说这是在通过疑问句获取更多细节信息。 但在实际使用中,“有没有可能 xxx ?”通常是表达“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的意思,既不是表达疑问,也不是表达一个肯定的回答,已经偏离了以前的定义。 至于“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如果你觉得是前半句的问题,那去掉也是一样的,后面半句同样带有鄙视的意味。所以说还是语气问题。 |
62
723X 2022-12-22 18:31:32 +08:00 via Android
@locoz #49
疑问句:有没有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呢? 反问句:难道你没尝试过 xxx 这么处理? 简化理解:(一般以“难道”开头或着包含“还没”的大概率反问句) 疑问句:你来了没有?你为啥没来? 反问句:你怎么还没来?你为啥还不来? 补充个烫知识: “有没有一种可能,xxxx”这种属于疑问句 “不会吧不会吧,不会还有人不知道 xxxx 吧”这种典型反问句 |
63
723X 2022-12-22 18:38:03 +08:00 via Android
@yjim #38 确实,个人理解是直接骂人属于“绝对骂人”,一发现铁实锤,阴阳怪气属于“相对骂人”要关注到上下文或着了解些知识和流行词才能觉察
|
64
locoz 2022-12-22 18:54:22 +08:00
@723X #61 有一说一你举的例子其实是更加证明了语气、表述方式的重要性,而不是是否属于定义中的“反问句”。
像“你来了没有?你为啥没来?”这两句,相比起“你怎么还没来?你为啥还不来?”而言只是少了些质问的味道而已,语气上仍然可以理解出火药味,有种上位者向下位者问话的感觉。 相对更温和点的说法是:“是不是有啥事耽搁了?怎么还没来呢?” 虽然同样有“还没”,但由于将两个问句调换了位置,先表达了关怀的意思,同时在“还没来”后面加了个“呢”,也减淡了一些第二个问句的火药味,整体给人的感觉就会舒服很多。 关于“有没有可能 xxx ?”这种语句,你这条回复的上面那条里我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
65
Jamari 2022-12-22 19:21:17 +08:00 via iPhone
谁说话不带情绪?完全平和状态下就不会说话了
|
66
liuxingdeyu 2022-12-22 19:24:51 +08:00
疫情这件事很神奇,明明一堆数据论文,一群人非得靠着屁股发言
|
67
zxsa 2022-12-22 19:48:50 +08:00
装你妈外宾呢?为什么会这样心里没点数?
|
68
haroldji 2022-12-22 21:43:55 +08:00 via iPhone
过的不爽呗,哈哈哈
|
69
Andreas8 2022-12-22 21:52:04 +08:00 via iPhone
因为多数公司阳了让请病假🥸
|
70
lucays 2022-12-22 21:54:36 +08:00
|
71
R0ckyY2 2022-12-23 00:33:20 +08:00 via iPhone 1
说话全是情绪,不是这社会环境造成的么?看着社会和国家这个狗样子,不带情绪就怪了。
|
72
meteor957 2022-12-23 00:47:41 +08:00 via Android
网络上大量使用 反话+暗讽+捧杀 的交流方式,造成部分人对此比较敏感,引发误会。
不嫌麻烦的话,可以加上“没有恶意”之类的定语,或者补充一下提问的原因。 或者干脆忽视,不排除有些人很自卑,攻击性比较强。不管你怎么说,他都会开喷。 |
73
Ashore 2022-12-23 06:50:12 +08:00 via Android
有钱谁愿意去上班。。。
|
74
jonsnow93 2022-12-23 09:44:00 +08:00
个人来说可能是不喜欢交流时候那么多反问语气,比如我前公司的测试发现问题的时候来一句:你这里实现不应该是正确的吗?虽然知道可能没有恶意,听起来就有点膈人
|
75
liuxingdeyu 2022-12-23 11:50:06 +08:00
@lucays 怎么说呢,论文是会带屁股,毕竟是人写的,人肯定带屁股,但是看看 who 之类的建议和柳叶刀新英格兰之类的论文还是可靠的
|
76
57L49t45Jo9IJvge 2022-12-23 13:57:03 +08:00
我说大家啊 看来口罩没带够。。。。
|
78
yjim 2022-12-23 15:19:19 +08:00
@locoz 你的 1 ,2 点看起来就很可笑,大众是盲目的,把黑的说成白的,白的说成黑的不是没有,建议你查查“奇葩”的前世今生。
大众创造新词无可厚非,但是把原有词汇的词义曲改了就很可笑了。 你如果认真看了我的回复就应该发现我有明确表达过 文字是苍白的,人总会不自觉地带上各自的情感去阅读。这种潜意识的情感来自你的经历(现实中的人曾这样在你面前表达过,且让你记在潜意识里)。 “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你说把前半句去了,后半句同样带有鄙视的意味。 不好意思,这正是你的经历告诉你是这样的。 如果别人跟我说“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我会觉得 “啊,我怎么连这都没想到。”,就像他对我说“xxx 这么处理不好吗?”是一样的感受。 但是如果他说“这有啥好问的? 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 我会觉得 “哦,谢谢” 你觉得后半句也是鄙视,只能说是“你”的理解。不是“我”的。 相比之下陈述句,就没那么多给你生气的余地了。 “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法是 XXX” 完 |
79
yjim 2022-12-23 15:26:35 +08:00
@locoz
“有没有可能 xxx ?”通常是表达“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的意思,既不是表达疑问,也不是表达一个肯定的回答,已经偏离了以前的定义。 请问这种句式以前的定义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本身是疑问+假设,这句式的定义并没有发生变化。 然后这也不是一个反问句,跟我们讨论的反问句有什么关系(你提的第 3 点)?反问句的定义是一种陈述方式并没有发生变化。 |
80
locoz 2022-12-23 16:51:49 +08:00
@yjim #76
无论你再怎么觉得大众是盲目的,都无法改变“语言会随着大众的用法而改变”的现实。新华字典啥的收录新词在我印象中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字词含义的调整也不是一个两个了,多得是原有含义与现在完全不搭边的情况,这就是现实。 至于“xxx 这么处理不就行了?”,并不是“我”经历的别人的表达让我觉得这有鄙视的意味,我个人听到这种表述并不会觉得有啥。但我在经过多次无意中这么表达过之后,有些人给我的反馈就是偏负面的,事后分析才明白是这个说法会让有些人觉得有鄙视的意味。 而极其平淡的陈述句,和经过修饰的问句,目前在我碰到的情况看来都不会给人负面的感受,且后者在引导思考效果上明显更好。 @yjim #77 这种句式以前的定义我前面已经说过了,你自己也补充了疑问类理解的情况下是疑问+假设。而在当下的情况,我前面也说过了。 不过你提醒了我,再补充一点,说这种句式是“我告诉你有这么一种可能性”不太准确,或者说这只是其中一种情况,只是我个人使用时表达这个意思较多而已。实际上在表达比如“我告诉你就是这个原因”这种肯定的观点时,也有很多人会使用这种句式,在 B 站尤其多见。 随便拿个比较日常的事情举个例子,比如 A 的手机放在桌上自己没看到,到处找手机,但 B 早就看到了。这时候 B 可能会说:“有没有可能手机就在你桌上?”,实际想表达的意思是“手机就在你桌上”。 所以如果说“有没有可能”是疑问+假设,这种情况很显然并不符合,人家表达的就是一种肯定的观点。 而如果按照反问句的“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这个定义往上套,那在这种用法下,“有没有可能 xxx”就是反问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