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jessun1990  ›  全部回复第 1 页 / 共 33 页
回复总数  657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  
77 天前
回复了 zhang666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我有一位双相情感障碍的异性朋友
@zhang666 #54

「安慰别人」绝不能超出自己的能力,不能让自己的「精气神」跟着下降。

如果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建议逐渐远离,冷处理。
78 天前
回复了 zhang666 创建的主题 生活 我有一位双相情感障碍的异性朋友
我是双相患者,也在网上认识了一些抑郁、双相的朋友,我来谈谈一点经验。

双相现在一般分为两种类型,一型偏躁狂,二型偏抑郁。还有一些少见类型就是环性心境障碍。目前看不出来是哪种类型。

「双相患者常常需要人陪伴来安抚情绪」,这是真的。需要不断得从人与人的沟通中获取情绪价值(比如说不断地赞美和安抚什么的)。情绪忽上忽下,需要不断地寻求安慰。

(话说,我之前发这个 https://www.v2ex.com/t/1135663?p=1 的帖子的小心思之一,也是希望大家哄哄我自己,括弧笑)

「双相情感有性欲旺盛状态」,在双相的躁狂发作期间,可能出现的症状就是:性欲旺盛,睡眠减少,暴饮暴食,可能酗酒,说话特别快,甚至快到没有逻辑连贯性。严重的话,可能会出现暴力行为。在以往看的书中提到过这么一个案例:一个妻子双相发作,睡得好好的突然半夜起床开车去酒吧蹦迪,和陌生男性发生关系。在醒来后,开始后悔自己做的事,哭着打电话让丈夫来接自己回家。

抑郁发作期间,也有一些人会有类似「性成瘾」的症状——可能并不是真的性成瘾,而是因为情绪低落把性行为当作缓解压力、制造快感的方式。也有的人会选择其他方式,比如疯狂吸烟、喝个大酒。

如果真想做一个双相患者的伴侣,得有这么一个心理准备:做好 7x24 小时随叫随到,随时有方法能够安抚她情绪。一般双相患者或多或少可能都有心里问题或者童年创伤,因为双相的发病原因很可能就来自这里。

此外,很多人在得了双相之后,根本不会有意识地去控制自己的问题,而是放纵自己由情绪去支配自己。


综上,我是反对双相患者恋爱的,对伴侣的耐心是一个极大的考验。


=========================

不是很赞同 @cheese 的观点:「其实不是性欲旺盛,是非常需要别人来赞美肯定,是恶性循环。」以及「就会开始把身体作为男人的奖励」

首先,躁狂和抑郁是非常鲜明的两种情况,性欲旺盛/性欲减退,暴饮暴食/食欲减退,思维奔逸/思维减退。这是两者的典型症状。

从逻辑上来看,根本不需要把身体作为男人的奖励。因为奖励完了谁还会哄啊?只有吊着男人才能更好地让男人哄自己。
@Lyn321 @6AbK2rj2vLBD 我能明白,在「内在动力」不足的情况下,寻求精神伴侣的支持其实是非常好的。

但是,考虑到个人的从小以来的社交和心理状况,遇到这样一位精神伴侣还不如买彩票的几率大。对方必须是一位纯粹「付出型」的伴侣,而我只能成为「吸血型」的伴侣。那样既不公平,也不可能发生。
@dododada 是的,这几天跟家里的姐姐讨论的结果就是:问题出在外婆那里。外婆的所有子女,公认外婆脾气很坏,非常坏的那种。

「别人带给你的痛苦,为什么你要反思自己呢?」

所以我很费解楼上朋友的一句话 —— 「想治疗抑郁症先承认自己错了。 」
@cherryas #63 我完全无法理解「承认错误」是怎么一个做法。「当你承认你自己错了, 可以治疗抑郁症」,我觉得这种事情并不会在我身上发生。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
A 推了 B 一下,B 因为 A 的推搡后退踩到了 C 。此时让 B 去「承认错误」或者让 B 认为「后退」是不对的 —— 都是不符合逻辑的。

再打一个比方:

就像编写一个正常的函数,正确的输入得出正确的结果。但是现在有个错误的输入得出了错误的结果。现在让「这个函数自己承认错误」是不合理的。这种错误的输入本来就超出了这个函数最初的预期 —— 超过了它原本的功能。
@cherryas 我不是特别认同。

“你家庭没问题,有的问题 80%其他人的家庭也有过”这逻辑里面存在一个漏洞,就是「这个问题,在不同家庭上真的一致吗?真是是同样的问题吗?」——这里面存在巨大的主观差异。人与人的差距是很大的,不同的人组成的家庭氛围,再放到 18 年的成长时间来说,差异就更大了。


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我就只拿母亲这边的所有亲戚的家庭来做比较参考。一个家族的的家庭氛围,基本上是类似的。我觉得可以拿来做参考。再远的没有太大意义——主观差异太大。

“想治疗抑郁症先承认自己错了。” 这个或许是你对自己的问题的思考。但是这一句话在没有上下文的情况下,语义很模糊,没有逻辑性。

我不清楚你是不是形容这个情况:抑郁症患者经常出现的问题——将过去人生不愉快记忆或者对人生的槽糕预期在脑子里反复「播放」。我一直觉得这是抑郁最折磨人的。但我觉得这是一个「症状」,而不是一个「错误」。从治疗上来说,这似乎是一种自我麻痹来缓解症状。但是逻辑上来收,我个人是理解不了的。


@luffy2u “24 岁还早恋啊...”

这就是我在上面提到的“不同家庭之间存在的巨大主观差异”。同样的问题 —— 反对早恋。

别人家反对早恋,是反对 18 岁之前和异性同学恋爱从而耽误学习。上了大学之后会好很多。
我们家反对早恋,是反对 30 岁、乃至 35 岁之前和异性有任何形式的接触,哪怕只是微信聊天也不行。

在中学时候,像《哈利波特》这种书也认为是早恋书籍,因为书的简介里面被我母亲发现这么一段“哈利对秋张产生了异样的情愫”。后来为了讨母亲高兴,我自己把这套书给撕了。
@gbadge 现在来看,用“成分复杂”来形容不是特别准确。

而是统一的情况:

父母性格强势,对孩子的心理情感需求不在乎。养出来的孩子,在中学时候就开始在情感上疏远家庭,要么跟黄毛混,要么开始独自抑郁。所以孩子们纷纷在中学时候出现问题,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学习上,无法稳定发挥自己。。

成年后与家庭更是不来往,或者做切割远离。
@morewe #46 是的,这一点所见略同。据我的了解,情况就是你说的那样 —— 外婆的养育小孩方式出了问题。这个错误的教育理念(“小孩子的需求无所谓,想打孩子随便打”)影响最大的不是下一代,而是下一代的下一代。我的母亲、姨娘以及这五个舅舅,提起外婆,一般都用“坏”这字来形容。


@cumt21g 因为院校的专业职能十分单一。比如我的学校,在华东地区能分配的单位就一个。那一年我们去了三四十个人。一个院校的就有十几个。那个时候大体上还是“从哪里来,就分配到哪里去”。大体上能够回到自己老家所在的省份。

也有一些能“特殊关系”的,毕业直接分配去了文工团的。
@uiosun @laike9m “原生家庭的阴影需要用一生去治愈”这句话听别人提时,会当做当下状态的感慨,不会当作对人生的认知。我明白,感谢两位提醒。我的情绪中有烦恼、低落、失望,但还不到把“情绪上的感慨”当作“行动的指南”这种程度。

============

@wegbjwjm 其实,我几乎没有什么朋友。当我开始抑郁时,我几乎就不跟别人联系或者互动了(虽然平时也不多)。所以给别人带来的麻烦应该就是困惑——“这货怎么又没信儿了”。

============

@iloveoovx 关于双相的症状。双相对于我来说,最主要的症状是抑郁的躯体化,以及对社交、工作的兴趣下降。我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自我的诊断是抑郁。但是 30 岁左右时,上海的医生提醒可能也是双相。因为我曾经有过几个月轻度躁狂的症状(就是每天只睡三小时,但是还干劲满满,还有一点酗酒、以及无缘由地暴力砸宿舍的行为)。医生提到,有时候在“正常”“抑郁”两种状态切换,也有可能是一种双相 —— 原因是,“轻躁狂”这种状态在不同的人身上表现的就像“正常”一样而常常被忽视。

从我能收集到的资料来看,抑郁和双相二型,症状上几乎一模一样。

============

@HeyWeGo @tool2dx 关于原生家庭问题,可能二位没有意识到有多严重。举个例子吧,上文中我提到的表姐,在十三岁那年因为不小心把钥匙锁在家里而被她的母亲责罚——她的母亲让她一个十三岁的姑娘冬天全身赤裸(内衣内裤也没有)在家门口罚站了两个小时(家门口还有来往路过的邻居)。因为这件事,二十多年后,我的表姐的母亲还跪在我表姐面前自扇耳光求原谅。

我的舅舅们和我母亲,几乎都是类似的性格,和管理教育方式。现在想来,可能跟他们的父母教育方式关系很大。

我家的情况虽然不至于那么糟糕,但是来自家庭的精神压力是一样的。即使离家多年,每当我抑郁发作不得不卧床休息时,小时候的类似回忆就像瀑布一样倾泻而下。
@lmmortal 我出生非常晚,那时候爷爷和外公已经不在世了。外婆和奶奶也是各自生活。
我的父亲,可能是因为比我母亲大九岁,也可能他自己从小也是一个不善言辞的性格,所以在相当多的事情上让着我母亲。他觉得母亲已经管得够多了,便不再插手对孩子的管理。

在我中学时代,因为检查出了肝炎转化为了肝癌,所以我父亲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医院度过的。

在住院之前,他周一至周五上班,下班时间和周六周末会拎着工具包到各家各户修理小电器挣钱贴补家用。在 2008 年之前,做这个还是能挣一些钱的。

我的父亲是一个幸苦了一辈子的人。

@zhang666 断断续续治疗过,之前吃的药物一直在调整。有一阵服用碳酸锂,因为副作用太大失忆了而停药。最近三年没有,另一方面,我得承认我服药自律性很差。
2022-08-12 22:26:22 +08:00
回复了 zwad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学习将近两周双拼以及 Vim 的感悟
用 vim/neovim 习惯后的好处:

1. 一套 neovim 打天下。可以支持 golang , rust , ts , python 等等。不用一种语言装一个 IDE ,只需要增加一些插件即可。

2. nvim 的界面体验比 IDE 要好。我看到 IDE 的各种小按钮和小图标就有些焦虑,用 vim/neovim 就觉得很舒服。vim/neovim 的快捷键,现在都是肌肉记忆了。当然有些生僻的快捷键我还是得看一下配置和文档。不过如果一个快捷键功能用的频率很低,也没必要去记。

不过,有一个道理是: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配置得再好的 neovim 开发效率还是 <= IDE 。我使用 vim/neovim 是个人小爱好。但是一般我不推荐身边人用 vim 做开发。
2022-08-12 22:18:21 +08:00
回复了 zwad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学习将近两周双拼以及 Vim 的感悟
建议 vim 的学习路线:

1. 使用 neovim 代替 vim 。neovim 几乎兼容了所有 vim 的特性,且现在支持使用 lua 开发的插件。现在 lua 插件趋势 https://github.com/rockerBOO/awesome-neovim

2. 选一个舒服的主题和字体,如果是太难看的主题,看着会很吃力

3. 定好 vim 的无插件基本配置。我的是 https://github.com/jessun/dotfiles/blob/dev/.config/nvim/lua/base/config.lua

4. 在 3 的基础上,选好插件管理器。我用的是 https://github.com/wbthomason/packer.nvim

5. 在 4 的基础上,考虑文件搜索和文本搜索。我用的是 https://github.com/nvim-telescope/telescope.nvim

6. 开发最重要的,代码跳转、补全、格式化、语法检查、类型快速查看。我用的是 https://github.com/neoclide/coc.nvim ,golang 使用 gopls ,rust 使用 rust-analyzer 。


7. 以上是基本的开发工具。最后,从 https://github.com/rockerBOO/awesome-neovim 插件列表往下一条一条看过去,看看哪些插件是你需要的,弄好配置和快捷键。
我用的是 https://github.com/jessun/dotfiles/blob/dev/.config/nvim/lua/plugins/packer.lua

8. 我会定期查看 https://github.com/rockerBOO/awesome-neovim 的更新 commit , 看看有没有対自己有帮助的新插件。
2022-08-12 22:09:47 +08:00
回复了 zwad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学习将近两周双拼以及 Vim 的感悟
建议 vim 的学习路线:

1. 使用 neovim 代替 vim 。neovim 几乎兼容了所有 vim 的特性,且现在支持使用 lua 开发的插件。
2022-08-12 22:06:53 +08:00
回复了 zwade 创建的主题 分享发现 学习将近两周双拼以及 Vim 的感悟
居然有同好,我快速录制了一个简单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XwQ8u4n9yTo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n14y1b79S/?vd_source=461c7d343667d531b9c366ce49092844


也就是:文件搜索,代码补全 /跳转 /释义,还有出现错误时候的 error 提示。这些东西做开发就够了。
2022-08-04 21:15:52 +08:00
回复了 niceyur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2022 年,想玩 PC 游戏的铁子们还是自己装机吗?
再忍忍,等到年底显卡降价!

买个 xbox 乞丐版也不错,打算把 COD 大作都买一遍。
2022-08-04 20:00:40 +08:00
回复了 kfansup 创建的主题 程序员 2022 年,有什么好用的跨机器键盘鼠标粘贴板共享工具吗
用 barrier 一样的,就是 synergy 的开源版本
我觉得还是走消费者投诉渠道吧,这么糊弄人是不干人事啊。
2022-07-23 01:03:13 +08:00
回复了 shakespark 创建的主题 MacBook Air 直营店比较了一下 mba m2 和 m1
看上去 m1 和 m2 打个来回。

买 air 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轻薄,其次才是其他。因此屏幕+喇叭+颜色 < 1500 。

所以我选 m1 ,然后等 m3 或 m4 。
2022-07-21 20:27:13 +08:00
回复了 zhumengyang 创建的主题 Apple Apple MacBook Pro 13 寸 M2 芯片 开箱视频
这个拍得太不正经了……估计很多人不爱看。

另外袜子问题,我一般直接买上一大把相同的纯黑袜子,可以任意「配对」。
1  2  3  4  5  6  7  8  9  10 ... 33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1082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25ms · UTC 18:26 · PVG 02:26 · LAX 11:26 · JFK 14:2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