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szmx
V2EX  ›  问与答

突发奇想,还望老哥们畅所欲言

  •  
  •   szmx · 2024-07-20 13:00:51 +08:00 · 6728 次点击
    这是一个创建于 411 天前的主题,其中的信息可能已经有所发展或是发生改变。
    小弟最近对哲学突然起了一点兴趣,目前在读王阳明的《传习录》,书中多次提到:“去私欲,存天理”。其中的私欲让我起了好奇心。作为人,我了解了哪些私欲?奈何小弟年龄浅薄,见识微浅,于是来到论坛向老哥们请教。

    私欲对每个人来说,或多或少都是有的,单讲一个私欲,可能无处思考,所以我先从人切入,人这个角度就有很多了。比如从人的存养天理程度:自然人、理智人(存养一些天理);从人的角色、职业方向:商人、作家...

    下面我给举几个范例,同时希望老哥们提供私欲范例能够提供示例或者小故事,方便理解,单纯列出私欲虽好,但是离开上下文总显得有些空洞

    爱占便宜欲:喜欢购买超市打折物品
    自以为是欲: 在小型团队,技术高人一等,于是喜欢炫技术
    爱说教欲:遇到不合自己思想的,喜欢说服别人
    收集欲:经常收藏吃灰系列
    赌博欲:买彩票、玩杠杠
    等等….

    如果没有实际经验,从书中或者理论也可以发掘。之前看《认知觉醒》系列,里面从学习的角度看:人有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划分,那么依次可以得出人是怕死的,人是没有耐心的,人是较真的。当然还有更多角度认识人的私欲,期待老哥们的奇思妙想~
    第 1 条附言  ·  2024-07-20 13:38:33 +08:00
    歪楼了,老哥们,这里主要讨论人的私欲,认识更多的私欲。
    对于哲学理论,这里不做争论,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 2 条附言  ·  2024-07-20 13:38:38 +08:00
    歪楼了,老哥们,这里主要讨论人的私欲,认识更多的私欲。
    对于哲学理论,这里不做争论,信则有,不信则无。
    第 3 条附言  ·  2024-07-20 21:43:52 +08:00
    诸位消息我都看了,有些建议非常感谢。但是不知道是我表达有点问题,我之本心在求私欲的形式,犹如我的示例所见,希望集大家的见闻,了解更多私欲,愈思愈精明。

    关于私欲本身,王阳明有段论述:圣人的良知一如青天白日,贤人的良知就像有浮云的天气,愚人的良知好比阴霾满天。私欲不等于欲望,不是佛家所谓空寂。私认为体察私欲,也是当下快节奏的慢思考,了解一下自己和人。
    29 条回复    2024-07-21 10:40:22 +08:00
    iOCZS
        1
    iOCZS  
       2024-07-20 13:04:47 +08:00
    我觉得只要是对他人无害的欲念,是无所谓的。这里的私欲,主要强调不正当性。
    haiku
        2
    haiku  
       2024-07-20 13:05:55 +08:00 via Android   ❤️ 3
    私欲才是人类进步的动力
    天理就像 communism 一样反人类
    lloovve
        3
    lloovve  
       2024-07-20 13:05:56 +08:00 via iPhone
    私欲可以理解为损人利己。对外部有害对自己有益。
    shortawn
        4
    shortawn  
       2024-07-20 13:21:44 +08:00   ❤️ 1
    “存天理,灭人欲”这是朱熹的观点吧。王阳明基本上是反对这种观点的。
    aliveyang
        5
    aliveyang  
       2024-07-20 13:32:17 +08:00
    人就是一个欲望的混合体,所谓追求客观理性未尝不是一种私欲
    rqYzyAced2NbD8fw
        6
    rqYzyAced2NbD8fw  
       2024-07-20 13:48:40 +08:00
    "去私欲" 后面还有一句 "致良知", 简单翻译过来就是 don't be evil. 做到这个就没有必要去扣前面两句话的字眼
    casstiel
        7
    casstiel  
       2024-07-20 13:54:45 +08:00
    @shortawn 朱熹认为,“存天理”与“灭人欲”是先后不同且又相互统一的两种工夫;与此不同,王阳明认为,“去人欲”与“存天理”是同一的,“去得人欲,便识天理”,并且特别强调去除人欲。然而,他们都讲天理与人欲的对立,要求去除人欲,因而又是一致的。 [Link]( https://www.sohu.com/a/385261896_273853#WCREFX-4694873)
    shortawn
        8
    shortawn  
       2024-07-20 14:00:12 +08:00
    我看到附言了。其实私欲是更基础的东西,从演化的角度来看,人就不可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的人全都灭绝了。可以看看这篇文章的这部分内容: https://www.ntiy.com/2160.html#:~:text=%E4%B8%8D%E7%94%A8%E7%AB%8B%E5%8D%B3%E6%AD%BB%E5%8E%BB%E3%80%82-,%E4%BA%BA%E6%80%A7%E6%98%AF%E4%BB%80%E4%B9%88%EF%BC%9F,-%E4%BA%BA%E5%B9%B6%E9%9D%9E%E7%8B%AC%E7%AB%8B
    askfilm
        9
    askfilm  
       2024-07-20 14:03:47 +08:00
    去私欲,存天理: 我的第一理解是:私欲只是天理的一部分,要由小见大 ,离井方能见天。
    askfilm
        10
    askfilm  
       2024-07-20 14:06:35 +08:00
    譬如武侠世界里的理念: 弃剑,方始悟剑。 :)
    cmdOptionKana
        11
    cmdOptionKana  
       2024-07-20 14:10:28 +08:00
    我认为楼主已经思考得非常全面了。

    可能这约等于提倡讲理智思考。
    包括避免刻板印象,不要歧视等等。
    我一直提倡理智思考,并且长期在 V 站这里与“不理智思考”的各种言论做斗争,最大的感悟是:

    理智思考确实很难,很多人确实不愿意理智思考。

    (刻板印象、歧视,也是一种私欲,因为包含了固执己见、鄙视链。尤其是鄙视链,很多人为了“爽”这种私欲就毫无理智地去鄙视别人,非常常见,是个普遍的严重的问题。)
    smallboy19991231
        12
    smallboy19991231  
       2024-07-20 14:27:00 +08:00 via iPhone
    推荐你看看小乌的视频。讲解阳明学的
    cmdOptionKana
        13
    cmdOptionKana  
       2024-07-20 14:49:16 +08:00   ❤️ 1
    突然想起佛教,出家,六根清净,也是一种去私欲。

    佛教如何看待“私欲”问题,一个经典的说法是“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个典故可以分开两方面来看:
    1. 如果不小心吃了酒肉(或被逼迫吃了酒肉),不必纠结,因为戒律的目的是修心,而是为了戒律而戒律;
    2. 有些所谓的斋菜,故意做成肉的样子,肉的味道,一些信佛的人就放心大快朵颐,但依我看来,这就是完全理解错了戒律的目的,守着死的规则,“心”的修理没有长进。

    还有一个经典故事:老和尚和小和尚过河遇到两位女子求助,一人一个背着女子过河,事情过后,很长时间小和尚都非常苦恼自己破戒了,老和尚大笑说“我早就放下了女子,你怎么还背着不肯放下啊”。

    因此,所谓去私欲,也没必要太死板,应该重点关注去私欲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我们要做的是实现目的,而不是变成规则的扯线木偶。
    Alfie007
        14
    Alfie007  
       2024-07-20 15:18:11 +08:00 via iPhone
    动物园里扮演熊猫走起来了 doge“别怕!我也是哲学系的”
    0Z03ry75kWg9m0XS
        15
    0Z03ry75kWg9m0XS  
       2024-07-20 15:21:02 +08:00
    王阳明是反对朱熹这句“存天理,灭人欲”的,他认为天理即是人欲,人欲即是天理,重点在心,就是心之体也
    bigwhite2
        16
    bigwhite2  
       2024-07-20 15:23:21 +08:00
    古代文人过于追求和吹捧圣贤的状态,圣贤是有崇高理想的,不屑于私欲。但实际上我们大部分人都是普通人,如果没有了这点私欲的满足我们活着还有什么意思,看看就好。
    gooddayup
        17
    gooddayup  
       2024-07-20 16:14:40 +08:00   ❤️ 2
    要搞清楚,从诸子百家到后世的朱熹、王阳明,他们思想境界更多是对统治阶级的要求,为了纠正社会风气得先纠正统治阶级的堕落,只是后来的统治阶级为了自己利益把这些加到了普通人身上,普通人做到“随心所欲不逾矩”就够了
    nightnotlate
        18
    nightnotlate  
       2024-07-20 17:51:45 +08:00 via iPhone
    做事只考虑自己 不一定损人利己 实际上是不在乎会不会损人利己
    nightnotlate
        19
    nightnotlate  
       2024-07-20 17:58:54 +08:00 via iPhone
    比如说你半夜饿了 想吃东西 这是私欲 不打扰别人是天理
    你可以叫个外卖 也可以简单吃点零食 可以泡个面 也可以拿起菜刀剁肉做大餐
    不同的是 有人会顾及会不会吵到邻居 有人就不在乎
    或者平时走路你也可以观察到 有人靠边走 有人大大咧咧走在中间 有人站在路口停留
    我觉得灭私欲不是完全不要 而是要和天理不冲突 不能完全只以自己的欲望来做事
    frayesshi1
        20
    frayesshi1  
    PRO
       2024-07-20 18:57:18 +08:00 via Android
    个人认为“去私欲,存天理”不是让你没有私欲,而是像王阳明的心学一样,要看到事物的本质,而不是自己的一些癖好挡住,最后看不到本质
    yumizhao888
        21
    yumizhao888  
       2024-07-20 19:38:39 +08:00 via iPhone
    私欲就是私欲呀,有时候想吃东西,想玩游戏,想女人,这些都是正常生理要求。
    这些东西根本没必要去,久了自然就不想玩了。
    还有王其实算是失败的例子之一,人际关系搞的差的要死,修炼方面悟了一点,但是不知道自己悟了什么,可以拿来入门,但是不能全信了。
    zxhy
        22
    zxhy  
       2024-07-20 20:03:11 +08:00
    推荐一本书《华杉讲透《传习录》》
    qof3990
        23
    qof3990  
       2024-07-20 20:16:21 +08:00 via Android
    人的欲望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克制欲望主要有三个好处:
    1.长期主义
    2.谨慎
    3.利与人之间的合作

    但是世界上总有一些人是不能克制欲望的。他们也同样有对应的优点:
    1.短期主义
    2.勇敢
    3.有利于竞争

    可以看到这三对 6 种特点,都是各有各的好处。因此整个世界的正常运转依赖于他们之间的平衡。而生产力的提升也就导致了需要不断的调整他们的平衡。比如我们的上一辈节俭谨慎。而我们的下一辈不需要那么节俭谨慎。
    tyrantZhao
        24
    tyrantZhao  
       2024-07-20 21:26:14 +08:00
    平等的对待别人,平等的对待自己,戒贪嗔痴。
    b4115Z4mRAz9P8EA
        25
    b4115Z4mRAz9P8EA  
       2024-07-20 21:27:52 +08:00
    王阳明的心学,已经有前面生生世世修行的基础了,今生果子成熟了。我们缺在前面的基础。可以学日常法师《菩提道次第广论》、索达吉堪布的《入行论》入门。
    bakamake
        26
    bakamake  
       2024-07-21 05:17:00 +08:00
    科学优先,「普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 or 「心理障碍」成瘾性机制相关
    404www
        27
    404www  
       2024-07-21 09:42:33 +08:00
    啊,难道不先思考一下是否正确吗?
    vain
        28
    vain  
       2024-07-21 10:18:59 +08:00
    天理是个好旗帜。

    定睛一看,扶着这个旗杆的几乎都是当权者。
    winglight2016
        29
    winglight2016  
       2024-07-21 10:40:22 +08:00
    从传统文化的本质上看,可以说都是“二元论”、“二人关系”的模式,由此可见,去私欲的意思,就是在二人关系或小圈子中,压制个人欲望,甚而大公无私。特别是,当二人处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种上下关系时,你无论看到什么溜须拍马、作践自己尊严的事情不用怀疑其中炽烈的真心,这是两千年来驯化奴仆的传统。

    举例来说,一起吃饭,宁可剁了对方的手,也要抢着买单。又或者,兄弟没了面子,就是我没面子,兄弟义气大过天,黑社会就是这么结成帮派的。还有,自己小孩和亲戚的孩子打架,不问是非首先把自己的孩子打一顿,表面的理由就是那是 xx 亲戚的孩子,你必须让着他,实际的理由是,打架让他没面子。

    反过来看,如果是不认识的人,那么你做什么都是可以的,包括不限于:当街吐痰、抽烟,公众场所大声讲话,放任小孩骚扰他人,宠物排泄、吓人不但不管还要夸它好棒棒。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293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30ms · UTC 09:10 · PVG 17:10 · LAX 02:10 · JFK 05:10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