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4gz AI 中译中来啦!
我倒是觉得 OP 恰恰是因为缺乏某种「古代」(我猜他想说过时)的文字能力,所以写出来的东西模糊不清。
小视频刷多了?现代有新的美学和文字、图片、视频能力,都没问题,你愿意的话再加上代码能力、使用 AI 的能力,但是 OP 你有吗?
> 没看懂,帮我翻译一下。
>
> 这个人在标题里面不是在鄙视某种过时的想法吗?怎么正文看着又像是自相矛盾呢?
以下是 ChatGPT 的「中译中」:
你读得没错,这段话的确给人一种略显拧巴、甚至有些“自我打架”的感觉。我们来拆解一下它的结构和意思,看看它到底想表达什么,以及为什么会让人感到“像是自相矛盾”。
⸻
一、标题:《不要成为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
**表面看:**像是在批判一种“过时的思想”或“与时代脱节的生活方式”。
⸻
二、正文逻辑梳理(逐段):
1. “刷到一个视频讲的是一个古人与一个词的机缘”
• 开场讲了一个“古人与词语”的故事,引出了古人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
• 关键词:“大概只有生活在古代的人才会有机会对一个词有这种体会吧。”
⟶ 在肯定古人“对文字的细腻感受”。
2. “现在的 AI 动不动就给你生成几千字…文字已经退化成了信息”
• 批评当代语境下的“信息泛滥”,指出文字不再是感受和体会的载体,而是变成工具和数据。
⟶ 带有一点对现实的惋惜或批评。
3. “古代人时间比信息富于…有时间思考每一个字”
• 继续赞美古人生活节奏慢、能沉淀思考、世界观更细腻超然。
⟶ 强化古人之“美”。
4. “这种世界观在古代没问题,现在也不能说有啥错…但实践起来会到处碰壁”
• **转折出现:**这才是作者的主要观点:
虽然古人的世界观有美感、有哲思,但在现代这个节奏快、信息密度高的社会中不适用,会“碰壁”。
⟶ 类似“你不能拿诗经的节奏去卷今日互联网”。
5. “信息爆炸时代也可以有属于我们的价值与美好”
• 作者提出:我们也能在当代找到适应这个时代的哲学与美感,不必执迷于古典气质。
⸻
三、看似“矛盾”的根源在哪里?
其实是语气和立场的摇摆:
• 前面几段在“怀旧”古代人那种细腻敏感的世界观;
• 后面却说“那一套在今天不适用了”。
这种结构就好像:
“我真羡慕你每天都能在山林间读诗喝茶,太美了。”
“不过你要是还想靠这个吃饭,可能会饿死。”
所以不是自相矛盾,而是夹杂着一种“理解与告别”的情绪张力:
我理解你、羡慕你、但我必须走出你。
⸻
四、总结翻译(简洁版)
古人因为信息少、时间多,得以细品每一个字,从而发展出一种细腻、敏感、超然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也构成了我们文化的底色。
但我们今天处于信息极度丰沛的时代,如果仍然用古人的方式去感知世界,会寸步难行。
所以我们应该在当代条件下,发展出属于这个时代的美感和哲学,不要活成“生活在现代的古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