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公司都是单一目标的,因为,如果目标多了,公司走不远,就散架了。如果有多个小目标,也必须要统一到一个大目标底下,成为其子目标,比如小米铁人三项,这是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但是,从一个员工角度,目标就多了,先不说几零后,任何一个人,都同时有好几个维度的目标,技能上要深也要广,工资多还要更多,就连工作单位的男女比例都有时候被一些人考虑进去。如此多的目标,很难去和一个单目标的公司,一起携手走的很远。同时,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也是一个完成目标的过程。因此,年纪越大的员工,checklist 上的东西越少,当然你也可以理解成,不看数量看质量。而,恰恰是因为他在意的维度集中了,公司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去留住这样的员工了。要钱的,给你高工资;要有趣感觉的,可以给一些超前的项目让你做。。。。如此,员工和企业,各安其命。为什么 90 后被喷的厉害呢,就是因为这些相对来说,是员工群体里的新人,自然,考虑的维度数量还处于很高的状态。这些人,如果有些逻辑感觉的话,看到这里,也会发现问题所在了,是的,这么多的维度数,在一个企业里,总有一两个是满足不了你的。这时,选择有两个,留下,把那些满足不了的维度要求的权重降低,哪怕是暂时的。另外,就是换一家公司,可是,新公司即使能够满足旧公司不能满足的几个维度,过段时间,又会发现在意的另一些维度,得不到满足,或者满足不充分。这时,又会起了跳槽心。如此循环,就成了楼主的题目了。其实,说到这么详细,就不需要我总结出一个解决方案了,水到渠成的嘛。当然是,要先抓主要矛盾,妥协次要矛盾,放弃无关矛盾,一句话“抓大放小”。
楼上的 @
WispZhan 也暗合了我上面的意思。再补一段吧,中国人致富,真不是靠吃苦耐劳,勤俭节约。上一代人就是这样,也就是混个社会平均水平嘛。而真正致富的,都是搭乘了一个向上运行的扶手电梯的人。比如,在某年之前,在北京,或者其他一线城市买房的人。再比如,在一个企业的成长期就进入,踏踏实实跟着公司发展,最后大河流水小河满,早的不说了就说小米的早期员工。当然,这些都是需要看长远问题的思维,不会但可以学啊。天天盯着公司给你的工资,抱怨这次涨得太少了。。。。全是这种近视眼,到退休,也不会有啥变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