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rmscloudy 最近的时间轴更新
stormscloudy

stormscloudy

V2EX 第 529218 号会员,加入于 2021-01-19 02:39:27 +08:00
根据 stormscloudy 的设置,主题列表只有在你登录之后才可查看
二手交易 相关的信息,包括已关闭的交易,不会被隐藏
stormscloudy 最近回复了
12 天前
回复了 Tsundokuu 创建的主题 耳机 求助! 2K 以内头戴式降噪耳机推荐
sony xm5
26 天前
回复了 red13 创建的主题 输入法 你们都用什么输入法?
PC 微信输入法,开启单机模式,且火绒禁用掉网络
40 天前
回复了 wildlynx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做外包,全是负面反馈
外包就是这么恶心的,乙方低人一等
VIVO 也可以
55 天前
回复了 LaGeNanRen 创建的主题 职场话题 每周在公司值班两三天能干啥
去公司吹免费的空调,打游戏,戴着耳机自己玩自己的
智谱 GML 翻译,免费好用
101 天前
回复了 cutedogspark 创建的主题 Raspberry Pi 现在树莓派的玩法都有什么
我也是 4C4G 的树莓派 4 ,目前我就作为家庭服务器来使用,跑跑 dns ,docker 啥的,甚至还能内网穿透
@lynan #2 官方版本 openwrt ,稳定跑好几年了,没有这个问题
您好!从您描述的带娃经历来看,我完全理解您的困惑和担忧。孩子一岁多,走路还不稳,家长在带孩子出去玩时会格外小心,但还是会遇到一些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情况。您提到的小朋友行为,既让您怀疑他们是不是“坏”,又觉得可能是小孩子的天性使然,同时这种“故意伤害他人”的行为让您防不胜防。下面我根据您的描述,分析这些场景中孩子行为的原因,并分享一些应对建议,希望能帮助您更好地处理类似情况。

---

### **对场景的分析**

#### **场景一:小女孩踩物品**
- **可能原因**:一岁多到几岁的小孩正处于探索世界的阶段,对周围环境充满好奇。他们可能会触摸、踩踏甚至破坏东西,但往往不是故意的,而是缺乏对物品所有权或后果的认知。爷爷奶奶在旁边没制止,可能是觉得这是孩子的天性,或者没意识到这会对您造成困扰。
- **分析**:这不太像是“坏”,更像是孩子无意识的探索行为。监护人没及时干预,可能与他们的教育方式或注意力有关。

#### **场景二:小男孩用打火机丢孩子**
- **可能原因**:这种行为可能是恶作剧、寻求关注,或者单纯想看看大人会有什么反应。孩子可能不理解打火机的危险性。他心虚跑来寻求原谅,说明他知道自己做错了,但控制冲动的能力还不够。
- **分析**:这不一定是“坏”,而是孩子在测试界限或模仿某种行为。您的严厉制止很有效,他家长的介入也起了作用。

#### **场景三:小男孩用玩具剑刺孩子**
- **可能原因**:孩子可能在玩耍中模仿电影、游戏里的场景,把玩具剑当道具使用,缺乏对现实后果的判断。他跑过来“刺”您孩子,可能只是游戏的一部分,而不是有意伤害。
- **分析**:这更多是天性中爱玩、模仿的一面,而非“坏”。您的及时保护和对方家长的制止避免了进一步的问题。

#### **场景四:小男孩用塑料支架刺孩子**
- **可能原因**:类似场景二,可能是恶作剧或想引起注意。孩子用泡泡水的塑料支架刺人、挥拳头,可能觉得好玩,但没意识到这会让别人不舒服。
- **分析**:这也不太像是“坏”,更像是缺乏边界感的行为。家长及时制止是正确的反应。

---

### **这些行为是“坏”还是“天性”?**
从您的描述来看,这些小朋友的行为更多是**天性**而非“坏”。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幼儿到学龄前阶段,会通过探索、模仿和测试界限来学习。他们可能:
- **好奇心驱动**:想试试踩东西、丢东西会有什么结果。
- **寻求关注**:通过挑衅或出格行为吸引大人注意。
- **模仿行为**:受电视、游戏或其他孩子影响,模仿看到的动作。
- **缺乏边界感**:还不理解自己的行为会伤害别人或破坏东西。

“故意伤害他人”的感觉可能来自他们行为的结果,但他们的动机未必是恶意。孩子的大脑发育尚未成熟,控制冲动和理解后果的能力有限,所以这些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常的。不过,如果家长不及时引导,这种行为可能会演变成习惯性的不当举动。

---

### **其他家长是怎么做的?**
根据常见的带娃经验,其他家长在面对类似情况时,通常会有以下几种应对方式:
1. **温和提醒**:对行为不当的孩子说:“小朋友,这样做不好哦,会弄坏东西/伤到人。”同时观察对方家长的反应。
2. **及时保护**:像您一样,第一时间挡住或抱走自己的孩子,避免受伤。
3. **与家长沟通**:如果觉得有必要,会和对方家长说一句,比如:“您看一下孩子,他刚才用东西刺我家宝宝了。”语气尽量平和,避免冲突。
4. **选择回避**:像您计划的那样,避开人多的小朋友区域,挑安静的时间或地点带孩子玩。

您提到不喜欢和别人发生不愉快,这很常见。很多家长也会尽量避免正面冲突,尤其是遇到不讲理的家长时,保护好自己孩子是第一位。

---

### **如何应对和预防?**
结合您的场景和需求,我整理了一些实用的建议:

#### **1. 保护孩子为主**
- 在小朋友多的地方玩时,尽量保持警惕,站在孩子身边,尤其是走路还不稳的阶段。
- 看到其他孩子靠近时,提前做好防御,比如用手挡住或转移孩子注意力。

#### **2. 温和教育**
- 如果对方孩子的行为不太过分,可以轻声提醒,比如:“小朋友,这样会弄坏东西哦,小心一点。”这既表达了您的立场,也避免冲突。
- 对自己的孩子,可以慢慢教导如何与人相处,比如说“有人靠近时要小心”。

#### **3. 与家长沟通**
- 如果觉得有必要,可以试着和对方家长说一句,比如:“不好意思,他刚才踩到我东西了,能看一下吗?”语气尽量客气。
- 如果对方家长不理会或态度不好,就不必多说,直接带孩子离开。

#### **4. 选择安全环境**
- 像您计划的那样,周末尽量避开小朋友多的地方,或者去人少的时间段(比如早上)。工作日妈妈带孩子玩时情况较少,也说明人少的环境更适合现在的阶段。
- 可以选一些适合一岁多孩子的活动,比如沙池、草坪,而不是跑跳激烈的游乐区。

#### **5. 接受部分不可控**
- 小孩追追闹闹、偶尔误伤在所难免,完全防御确实很难。您已经很小心了,碰到这种情况不必自责,孩子没事就好。

---

### **总结与鼓励**
这些小朋友的行为,大多是成长过程中探索和学习的一部分,而不是“坏”。他们可能还不理解行为的后果,或者在测试大人的反应。作为家长,您的提前防御和及时保护已经很到位了。面对这种情况,耐心引导、保护孩子、选择合适的环境是关键。

周末带孩子玩时,不一定要完全放弃小朋友多的地方,但可以挑人少的时间,或者找一些更安静的角落,让孩子安全地享受玩耍时光。祝您和孩子健康快乐,带娃路上越来越顺利!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805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11ms · UTC 06:11 · PVG 14:11 · LAX 23:11 · JFK 02:11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