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即将 30 岁,是一名在上海工作的 IT 从业者。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近几年深感职场环境愈发压抑、内卷严重,加班到凌晨 2 、3 点乃至通宵的情况已屡见不鲜。同时,孩子一天天长大,我也愈发关注他未来的教育环境和成长路径。因此,萌生了考虑“润”(即移居海外)这条路的想法。
随着年龄渐长,我希望尽快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如果选择了一个国家或城市,就希望能长期定居下来。因此,对理想定居地我有以下几点期望:
Work-life balance:不希望继续承受国内长期高强度的工作节奏。
子女教育压力相对较小:目前国内教育资源竞争激烈,学历贬值加剧,担心孩子辛苦多年仍难在社会立足。
良好的法治环境与自由氛围
整体安全感:包括人身安全、食品安全等基本保障。
目前我有以下几个备选目标:
优点:距离中国较近,文化接近,治安良好,生活便利。
缺点:传统职场文化较压抑,若能进入外企或新兴企业可能会稍好; IT 行业薪资普遍不如国内一线城市。
优点:社会福利完善,生活节奏相对宽松,重视家庭与个人生活平衡。
缺点:人口稀少,社交较封闭;部分地区冬季日照时间短,易影响情绪。
优点:气候宜人,英语环境,技术移民政策相对成熟,整体薪资水平较高。
缺点:生活成本较高,部分城市房价压力大;技术移民门槛近年有所提高。
“润”这条路也许不是唯一的答案,但在当前的环境下,我确实在认真思考是否适合走出这一步。希望各位 V 友能从客观角度给我一些建议: 我的情况是否适合润?如果润,去哪里更合适? 感谢大家!
#润 #程序员 #生活 #内卷
![]() |
101
3xSiGMA 63 天前
关注一波
|
![]() |
102
uberarctic 63 天前
@coolmint 我们明年 PR 登陆,还没定好渥太华和埃德蒙顿选哪个,你已经有工作了还是落地再找?
|
![]() |
103
coolmint 63 天前
@uberarctic #102 没,我是学签登陆😂
|
104
wuhao666 63 天前
建议 OP 换个问法,比如请已经润的大佬分享分享经历,对比润前润后有哪些区别,尤其是在 OP 重点关注的领域
|
![]() |
106
ZE3kr 63 天前
楼主既然老家有房无贷,也可以这几年多攒点钱,去做投资理财,然后换轻松工资低的工作。可以供娃去润,给娃一个选择的机会,毕竟十几年后才是娃真正开始成家立业的时候,润与不润对娃的影响更大
|
107
horizon 63 天前
如果你是想靠润过上人上人的生活,我劝你别润。
如果你是想靠润摆脱卷的大环境,我劝你润。 |
![]() |
110
yokosovtoex 63 天前
都润吧,我希望国内人少一点
|
![]() |
112
javalaw2010 63 天前
日本的生活成本相对是比较高的,但 IT 行业的薪资对比国内确没有太多优势,这一点需要考虑到。
至于其他欧美国家,我觉得更多的是语言问题、社交圈子问题、生活习惯、文化方面的问题,这些的话就不能只考虑你自己了,你需要尊重家人的想法。 其实根据你的诉求,我觉得你可能需要更认真调研一下, 1. Work-life balance 可能只有极少数国家能做到,就我所知道的美国、德国,也是非常卷的,卷的程度甚于国内。你提到的几个国家我不太清楚,但绝大部分国家,也只有拿到公民身份,才有希望做到 work life balance 。 2. 子女教育方面,国外精英的私立学校,比起国内也是不遑多让。 3. 安全感方面的话,欧美的治安普遍不如东亚比较出名的城市或国家。 4. 法治与自由的话,这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不做评价。 总之,润之前我觉得可以先到心仪的国家旅居一段时间再做决定吧。 |
![]() |
113
datiewang 63 天前 ![]() 我们应该是同龄人,坐标日本大概说一下我的体会。
Work-life balance: 一般来说到点下班是没有问题的,传统日企有些人喜欢加班,但是没有强制性的。 IT 的话还有一些公司可以居家办公,不过这两年明显在变少。 加班费的话有的公司是按分钟给加班费的,有的是 40 小时みなし残業,要看具体签的合同。 子女教育压力相对较小: 丰俭由人。身边中国人同事从小学开始报辅导班,一路私立小学升到大学的也不在少数,加上日本收入少,老婆可能不上班,如果鸡娃的话自己压力还是很大的。当然对于孩子来说怎么样都比国内要轻松多了。 良好的法治环境与自由氛围: 日本的法治环境还是很好的,但是影响生活更多的是所谓ルール。我的一个观察是,在国内很多人喜欢说存在即合理,是说老子就不要脸了老子存在就合理,在日本是这个ルール虽然傻逼但是它存在即合理,你不遵守它你就是傻逼外国人。 具体的言论自由氛围上最近参议院大选,极右政党参政党抬头很明显,但是同时能看到很多日本人站出来反对参政党。虽然日本的网络右翼喜欢找中国人茬,但是事实上中国移民已经是从人种和文化上最亲和日本的人群了。而且极右抬头是个全球现象,现阶段可能只能比烂了。 整体安全感: 日本人只会欺软怕硬,只要你硬气一点没有什么好怕的。 |
114
zuosiruan 63 天前
@showgood163 楼主年入 50 多 w 其实已经甩了 99.5%的人了,年收 10w 的人呢
|
115
chihiro2014 63 天前
@wloverine 考虑澳洲的话,不如看看新西兰,难度比澳洲低,澳洲技术移民已经是地狱级别了。新西兰还稍微简单点
|
117
catch 63 天前
加班不是你自愿的吗,不加就行了,没必要润。
|
118
wenrouxiaozhu 63 天前
@wloverine #4 加拿大最近怎么了
|
119
voidemoer 63 天前
润出去一定要移民吗,赚几年钱再回国比较好吧
|
![]() |
120
xiazki 63 天前
如果在 能力一般/家底不殷实/没有留学经历/没有海外生活经历,润出去被割的概率很高。
|
![]() |
121
terence4444 63 天前 via iPhone
不知道你的英语水平怎么样,如果可以的话直接 LinkedIn 找工作拿工签即可,不用通过留学方式。
|
![]() |
122
MC 63 天前
羡慕你有这么多可选项
|
123
411161555 63 天前
我觉得不润,但是可以考虑出国打工,在外面熟悉熟悉环境,试验试验然后再定。可以先考虑加拿大。
|
![]() |
124
coderwink 63 天前
物极必反,相信马上就会有政策调整
|
125
vcyuyu 63 天前
思考过同样的问题,但是顾虑就是在这个收入阶层,润出去大概率是生活水平下降。一线城市这个收入已经可以享受到发达国家式的生活,出去可能会有落差感。所以建议就是自己先出去找个工作,稳定下来,感觉没问题再拖家带口的出去。另外也关注到一些去到海外华人,对外国的基础教育水准不是很满意,可能也需要考虑一下。
|
![]() |
126
barbery 63 天前
支持!
|
![]() |
128
chztv 63 天前
@zuosiruan 楼主说的是家庭收入。按这收入,工作了 10 年,就算存下钱,我觉得直接润出去,再找工作,压力是巨大的,而且楼主考虑的都是发达国家。还不如在国内继续赚钱,财富自由后再润出去。
|
129
tyrantZhao 63 天前
@argentea 大概率发生到自己头上就不会想吧。
|
![]() |
132
gechang 63 天前
|
133
nuo7mi7 63 天前
@xuanbg #40 这片土地明显已经不是了吧,已经过了高速发展期了,除非前几十年搭上了高速发展的便车,吃上时代的红利。或者本身就是既定利益者,还可以吃吃人口红利,就说人口老龄化问题,新生儿骤减问题,每年输出毕业大学生 1kw ,房地产债务问题
|
134
nuo7mi7 63 天前
@gpt5 #94 怎么可能啊,还全面崩了,大国之间哪有直接崩的,还有存款变废纸,我的妈呀,你真敢想啊,这种言论是怎么在 v2 上发出来的,是平常喜欢看抖音吗,我建议看点有用的东西吧
|
135
gml 63 天前
想的太多了 只要能出去 办法有的是
|
137
JoeDH 63 天前
不太支持,去了就是当边缘人融入不了当地社区,无聊的很
|
138
VVv0vVV 63 天前
跟 op 情况有挺多差不多的地方,对这个话题也在不断研究,如果感兴趣可以私信一下互相探讨和分享心得
|
![]() |
139
sss393 63 天前
LZ 哪里人啊,如果是二三线城市,我是支持润的。但如果是生活在杭州,上海等一线城市,那我觉得还是慎重考虑。
|
140
Edisonzzz 63 天前
如果 op 就一个孩子的压力小一些。
可以考虑 UAE ,比如 dubai Abu 薪资跟你现在差不多或高一些,没有税 教育花一些,建议选择精英教育,一年 10 多个 房子租售比非常高, 缺点就是热,另外英语可能部分公司 Indian 口音的多 |
![]() |
142
belin520 63 天前
@GooogIe 一个大厂的架构师,我们对他的“尊称”,他的岗位可以 base 新加坡和几个国家,但是选择不去,感觉收入上升到一个层次之后,他能感受的社会问题就会变少了
|
![]() |
143
Aaron01 63 天前 via iPhone
上海的教育压力还大吗?相比内地多生区,应该是已经站在起跑线上了吧
|
144
GeorgeV 63 天前
|
![]() |
146
happyeveryday 63 天前
没苦硬吃
|
![]() |
147
75S3CWXNN0VQ84mg 63 天前 ![]() 润,需要的只有 1 条,那就是行动。
分析来分析去,我得说一句公道话,屁用没有。 |
![]() |
148
6388xE5FRKTNUT9x 63 天前
@zuosiruan
润这事是典型的取舍。 看不见希望的话,用现在的钱,信用,精力,工作等资源换未来的希望是合理的。 前提是你能付得起代价。 当然,只看未来,收入越低越应该跑,因为没有收入保障加上社会环境恶化,低收入和没收入群体是社会里最先受灾也是最后缓过来的群体。 |
![]() |
151
alleluya 63 天前
@belin520 #142 对一般人来说 其实都不用几百个 就只要你家里有房 在本地不管是花钱买还是自己考 去国企或者机关就已经很少能感受基层那种为生活挣扎的困顿状态了
|
![]() |
152
Jinnmki 62 天前
借楼问问新加坡咋样,是不是经济压力会比较大
|
![]() |
153
Ethan212 62 天前
谢邀,人在蒙古,刚下航母
|
![]() |
154
belin520 62 天前
@alleluya #151 同意。
首先那个有家庭背景去了美国生活的,我很羡慕,毕竟很多对比的确实说的是对的,但我没有那个家庭条件。 其次高中几个铁哥们考上公务员的、去了铁路局正编的、去了银行正编的,活的都比我逍遥自在。 感觉就是我自己也陷入了一种窘境中,没有办法出来。 |
![]() |
156
alleluya 62 天前
@belin520 #153 早十年二十年 你要是考公/回家按家里安排当子弟职工入职这种 多少人都不乐意呢 觉得一眼望到头 太稳定了... 这才刚过十年 大家又都开始觉得这种工作带来的稳定性好了
|
![]() |
157
belin520 62 天前
@alleluya #156 我经历过呢,那时候全民创业,只要有个 idea 就能拿到天使投资,100w ,几百万,那时候我们最看不起的就是回家做公务员的,小几千块钱,感觉一辈子就到头了。那时候还特别兴拍整个团队加班到凌晨 3 点老板点夜宵吃的照片发网上,配文奋斗的岁月。
现在好了,天天担心被裁员之后找不到工作,只能去开滴滴,外卖还没有人家跑得快。 |
![]() |
158
loryyang 62 天前
收入年 50 万+,有房无贷,我真觉得没必要。
如果你不想这么高强度工作,你完全可以换份工作。这难度总比你去国外重新开始小多了 至于其他 3 项原因,我个人觉得都是挺扯的,你可能对国外有一些滤镜吧 最后,我还想说,人到中年,担起了家庭的重担。要做的是,把这个家好好过下去,而不是带着妻小去冒险。这个阶段,宁可接受平庸,不能接受崩塌的风险。你没有再起的机会了 |
![]() |
160
TuxcraFt 62 天前
一个字:润
|
![]() |
161
DT27 62 天前
你这收入没必要润。
你看我,我想去日本打工,一个月 1 万就满足了。 |
162
hl520 62 天前
找个美国远程工作才是正经,朝鲜人都能伪装成美国人为正恩赚外汇
|
![]() |
163
NO9527 62 天前
应润尽润,你要是早几年润现在都不用考虑这么多了
|
164
qoras 62 天前
你如果没有澳洲学历,能拿到澳洲 pr 的可能性相当小。IT 的职业分数都很高。
另外,PTE 8 月马上改革,现在普遍认为难度会增加。 你如果在上海不是纯英语工作环境,而且也没有留学等英语背景的话,英语会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而且人年纪大了,语言学习能力也不如年轻时候。 而且比英语更难的是找工作,国内经验不好使(除非是国际大厂+英语流利),因为你要跟一堆本地人竞争,他们至少英语水平有天然优势,语速巨快,也很会聊天 |
165
simonzhang0207 62 天前 via Android
在欧洲你要 wlb 可不好找能匹配你国内 50w 收入的工作。子女现在不卷,长大就只能去当超市收银员,麦当劳服务员,水电工,你愿意吗?谁给你的幻觉说国外的法治环境比你在上海要良好的?自由氛围?你不属于主流,当然没人管你。整体安全感?上海治安说是全球最好都不过分?你又不是年入千万的上市公司老总,你有啥可感觉不安全的。
|
![]() |
166
txx 62 天前
建议直接去以移民心态在这些国家住一段时间,不是旅游心态,租个 Airbnb 认真住一个月,约当地人吹吹水,听听他们的抱怨,认真考察而不是在国内发帖问。
|
170
wloverine OP @seenthewind 为啥推荐荷兰呢?
|
171
haaro 62 天前
建议先做可行性研究,现在能润成功的概率比几年前小了很多。
|
173
wloverine OP @wenrouxiaozhu 加拿大这两年下滑的有点厉害,大麻合法化、大量三哥涌入等等,现在移民难度比之前高得多,不去卷法语留下来比较困难
|
175
wloverine OP @terence4444 肉身在墙内找工作难度比较高,公司要雇佣一个外国人比本国人麻烦得多,楼主不是什么大牛,背景很普通,难呀
|
178
512357301 62 天前 via Android
你扪心自问一句凭什么,凭什么润过去之后生活反倒更好?凭什么?
你是在国内积攒的本钱,在国外毫无根基,润过去直接就是当地中产?对当地人来说,凭什么? 而且中国目前国力越来越好,宁做太平犬,莫做乱世人,国外真未必能持续几十年不变。 别说国外了,就说北上广,外地暴发户想在北上广落地生根都很难,凭什么你觉得国外就能安逸一些,我觉得只会更卷,你的孩子只会更迷茫。 |
179
timelessg 62 天前 via Android
@wloverine 京都福冈都是好地方,但就是没啥工作机会,互联网相关还就得是东京,当然了你要是能去 paypay 这种 full remote 的公司,住哪就无所谓了
|
180
pigspy 62 天前
去日本一定要把日语学到 N2 及以上水平
|
181
liucxu 62 天前
我今年申请到瑞典的计算机了。
行动之前就想各种的困难或者因为一个没去的人来告诉你各种臆想中的困难,那么这个事情大概率是会被放弃的。 就像我们在做项目的过程中,我们不可能面面俱到考虑到每一个可能遇到的困难,很多时候只能是迈出第一步然后遇到问题解决问题,到最后这个项目才能真正的落地。如果开始之前就想各种困难来否定自己的想法,那么容易把这个刚刚有萌芽的想法给扼杀掉。 如果有打算,那么就从当下开始,学习英语考个雅思。有行动就有可能,敲着键盘听别人的指手画脚,事情很难成。 |
183
Avn 62 天前 ![]() 年初刚拿到加拿大永居。大麻合法化和大量的印度移民确实是值得讨论的问题,但是这两个问题也要客观看待。
一个是大麻合法化是五眼普遍都在做的,在这些国家持有少量大麻现在已经不被拘留定罪了,通常都是没收、警告、罚款。上世纪对大麻的污名化导致大家谈麻色变,但其实吸烟和饮酒比大麻的成瘾性和危害性都要更严重。烟草和酒精在历史上都有过从非法到合法的过程,大麻逐渐合法也是个趋势,加拿大在这几个国家里面是步子迈得大的。 再有就是印度在加新澳都是最大移民来源国,但是最近几年加拿大的学签和工签政策被印度移民滥用。加拿大从去年开始已经在逐步封堵这些政策漏洞,限制印度移民占大多数的 College 学签、毕业工签、配偶工签等等,这些措施主要针对滥用政策的印度裔群体,相信再过几年来自印度的移民数量远超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数量的现象在加拿大会被遏制。 |
![]() |
184
ihciah 62 天前 via iPhone ![]() 国内这套庞大系统的工作模式就是所有零件都服务于生产,效率至上。如果你处于稍微靠上的阶层,国内卷一卷可以获得不错的收益。来欧洲的话就不行,大多数十多年经验的税前年薪 10 万欧都不到(美企除外)。
政策选择和软件工程方案选型很像,都有各自的 pros and cons 。法律和自由某种程度上也是,遍地都是摄像头的时候你就不用担心自行车被偷,严格的禁毒禁烟政策也能换来更好的居住环境。政策的边界就是看大多数人站哪边,自由不是无代价的。 建议先旅游半年,看看对方的 trade off 和你想要的是否 match 。 我在英区,贡献一个样本:综合体验还行。有挺多中餐虽然很贵(兰州牛肉面 14 胖)但该吃还是要吃;线下购物挺方便不像德国半夜没店开门,线上购物和外卖都很贵,周末快递不配送;住房挺贵,市中心 1b1b 1500-2000 胖才可能找到,还不算 sb 市政府的要饭钱(市政税);地铁和公交都挺贵,地铁起步 2.8 且经常没信号;夏天风景不错,挺多小城市适合徒步,坐火车就能到;税高,5 万胖开始就是 40%税率了,12.5 万朝上 45%;住宅普遍没空调,最近太热了屋里就是蒸笼;网络还不错,十几胖可以搞千兆上下对等;夏天白天巨长,冬天要还回去;人多的地方不是麻味就是电子烟味,水果味的电子烟很难让人联想到吸烟有害健康,算是变相鼓励了;路人大多都还挺友好(也遇到过歧视中国人的例外),没太大戾气;塑料英语基本够用(雅思口语 6 分的那种)。 |
![]() |
185
twig 62 天前 via iPhone
坏消息是瑞典这几年爆炸案也挺多的,大部分是黑帮仇杀,也有白小伙儿仇杀移民的。但好消息是对路人没啥影响。(然而有次街上确实有个小混混想抢我东西,我说你丫滚犊子,转身就走。他在我背后吆喝了两声,但也灰溜溜地走了。)
移民的话,因为现在是右翼政府,目测转公民的年限很快会从五年变成八年。 工作的话,好消息是强度比国内低很多。工作语言都是英语。 坏消息是瑞典 IT 的市场其实最近也有缩水,知道的一家瑞典公司压力大,把本地的员工裁掉,去东欧开了个研发部门。 |
![]() |
186
x86 62 天前
许多人都喜欢做梦,想润出去享受生活,又想润出去工作轻松+物价低+融入当地轻松+社会福利好...这是请你过去当大爷?
|
187
WhiteCrow 62 天前
坐标 LA 附近。
建议楼主谨慎决定 |
188
tongbufu 62 天前 via iPhone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
一个人在日本很舒服 |
189
mmm159357456 62 天前 ![]() 不得不说国外的远程养殖技术真的够老中学习一辈子了
|
190
yiroonli 62 天前
|
![]() |
191
alleluya 62 天前
@wloverine #171 口感好坏和营养高低是两个维度 我的意思是霓虹人高温杀菌奶冒充低温巴氏奶不说 奶农饲养乳企收奶对比国内蒙伊这种超大型乳企自有牧场 挤奶到加工只有两小时这种高度工业化科技化的生产过程 完全是两个世纪的差距 现在中国乳企通过膜过滤 蛋白质含量能到 5.0g/100ml 日本好像还没听过同规格的产品...
至于口感 你觉得好喝无非就是回填乳脂 或者添加奶油这类本质也是脂肪的东西 达到让口感上香浓丝滑的目的~ |
![]() |
192
alleluya 62 天前
@wloverine #171 回复完看到还有个价格差距 这个两方面原因吧 一个是国内乳牛饲料的价格相对比较高 不管是豆粕这种还是干苜蓿这种 另外一个就是激素使用 日本我记不清是否允许了 美国牛奶便宜的一大原因就是美国政府允许使用激素(提高产量) 保守的说相对而言 现阶段中国乳企(尤其是头部乳企)的科技含量是非常高的 奶源和奶本身质量都是第一梯队的 对比日本 国土面积和人口决定了规模不会特别大 各种技术运用现在也并不是最新最好 质量上就没法比了
|
![]() |
193
alleluya 62 天前
@wloverine #171 搜了下 不对啊 日本牛奶可不便宜 2022 年以来一直在涨
据国际奶农联盟( IFCN )按牛奶生产成本划分,高成本国家是 50 美元/100kg 以上,中成本国家 30-50 美元/100kg ,低成本国家 30 美元/100kg 以下。按牛奶成本计算的奶价,全球奶业主要生产国家中,奶价高于人民币 4 元/kg 的主要国家有韩国、日本、瑞士、印度、马耳他、塞浦路斯、中国、加拿大、爱尔兰。 韩国、日本、印度、中国为亚洲国家。 奶价超过人民币 5 元/kg 的国家有韩国、日本、瑞士。 而且日本奶农数量自 2022 年起一直下降 去年 10 月统计已经不足 10000 人了 牛奶的成本只会越来越高 你别是喝了乳饮当成牛奶了吧? |
![]() |
194
raphaelsoul 62 天前
中产润不掉的,而且你还拖家带口的。只有顶层和底层的青年才适合润。
|
![]() |
197
henshang 62 天前
@hubaq #116 对啊我也觉得,家庭年收而且楼主是 996 的,按正常 975 换算估计也就 2w 一个月左右把,这个水平的话我感觉出国要维持生活,多半也得加班
|
198
ladypxy 62 天前
你列了一堆目的地,然后最关键的你没考虑,就是不是想润就能润的。。。先判断下自己能符合润哪里的条件。。。然后你会发现,没几个目的地可选了
|
![]() |
199
alleluya 62 天前
@laikick #195 6 月 23 日,日本仙台市教育委员会称,在仙台市内的多所学校,喝了供餐牛奶的儿童学生发出了口味异常和身体不适的投诉。
仙台市教委表示,24 日停止向出现身体不适者的学校提供牛奶,24 日下午也会公布详细情况。 围绕学校供应的牛奶,宫城县内 2024 年 4 月也有 12 个市和町至少 1000 人以上投诉身体不适的事件,停止提供牛奶约 3 周。 你也有了,喝你的森永毒奶粉享福去吧,就这脑子上什么 V2 啊 我都没谈具体事件 只是宏观上谈了一下趋势而已 你跳什么脚呢? |
![]() |
200
simpleman 62 天前
有考虑在国内躺平吗,如果你有很多积蓄的话,在国内躺着应该也还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