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现在注册
已注册用户请  登录
V2EX  ›  msg7086  ›  全部回复第 6 页 / 共 1046 页
回复总数  20913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046  
@Kirkcong 要玩 btrfs 建议 OL+UEK 。btrfs 在 Oracle 是第一梯队支持。
CentOS Stream 一直就是先行版。
但 CentOS (非 Stream ) 被砍掉了。

也就是说,原本生产环境上你能得到一个与收费版 RHEL 完全相同的环境,而现在这个版本没了。
如果你去用 CentOS Stream ,那是一个比 RHEL 更新、更容易出现 bug 的环境。

至于你说的「普通使用」,普通使用应该去用 fedora 或者 debian 。CentOS 从一开始就不是给你普通使用的。

CentOS = Community ENTerprise Operating System ,由社区维护的*企业级*操作系统。
现在呢,企业跑去用一个更容易出 bug 的操作系统,企业疯了啊。
58 天前
回复了 littephi 创建的主题 问与答 疑似微博被盗号?
账号被拿去关注一堆奇怪的账号这事都已经是陈年旧事了。
高中生毕业进了大学大专,就是听着学校里的课入门的。
OIer ,小时候,也是跟着课程入门的。
有人带着入门很正常的事情。
要不然就成了卡拉赞开团,卡拉赞毕业的来。
没什么大风险,就是诈骗而已,小事。
楼上还用什么记事本编程啊。快进到白板/草稿纸手写编程(狗头
@zhaopeter 1370P+64G 的 X1C 也要 2000 刀以上的水平了……
前面我倒是看到了 framework 最新的系列,AI 9 HX 370 配置拉满,配上 96G 内存也就 2000 多刀,甚至凸显了性价比……
别的例子不说了,就拿 AI 开发工具本身举例好了,RooCode ,VS Code 上的 AI 开发插件本体。基本保持在每周发布 5 个左右版本的速度。就算这里面水分多,我们大砍一刀,算他每周一个新版本,速度也已经足够快了。这算是代表了「一群懂怎么用好 AI 的人」的开发效率。
C 风格指针你用 C++那套来管理就是会别扭的。
真要用 C++那套那你得把 C 指针那些丑陋的部分包装起来,但这样也就变成 1 楼说的那种了……
轻薄本散热跟不上,做高端的话价格会拉得很高,但性能又搞不上去,怕是拿到手高价低能。
而且现在处于一个很尴尬的状态,SODIMM 要淘汰了,CAMM2 又没流行起来?
不过就算 CAMM2 起来了也不一定能搞到 1kg 水平吧。

开了搜索工具帮你找了一下:

Lenovo ThinkPad X1 Carbon
Intel i7-1370P, 64GB DDR5
1.12 Kg (2.47 lb)

Framework Laptop 13
AMD Ryzen 5 7640U / Intel i5-1340P, 64GB DDR5
1.30 Kg (2.87 lb)

Microsoft Surface Pro 10
Intel Ultra 7 165U, 64GB DDR5
0.89 Kg (1.95 lb)

大致满足要求的就这 3 个了,framework 大概 1000 刀+的水平,苏菲是 2500 刀的水平。
@WorseIsBetter
对,关键就在于他写的是
/
而不是
/*
所以要等所有的 / 复制完才会删除。如果是 /* 由 Shell 展开成很多项,就会复制一项删除一项。
为了避免误解造成歧义,我 #17 特意举了个 mv a b c 的例子。
@fox0001 是啊,看我 #17 的说明。
省流:这种情况 kill 掉 mv 的话什么文件都不会丢,楼下可以不用浪费时间出馊主意了。
64 天前
回复了 Xyg12133617 创建的主题 随想 人赚不到自己认知以外的钱
你 DIY 出来的配件考虑开个公司卖钱吗?
你自己做自己用,仅仅是省了几百块,如果把这个东西做成产品卖掉,岂不是就可以挣几百几千块钱了?
为什么你会止步于此呢,认知以外的钱不想赚吗?
@NessajCN #6 跨文件系统是每个源项目全部复制完再删除。

@Seanfuck @esee
源码可以自己看:
https://github.com/coreutils/coreutils/blob/master/src/mv.c#L169

先尝试执行改名,改名不成功就把整个源复制到目标,全部复制完成后删除原始文件。

比如 mv a b c
先复制 a 到 c/a ,然后删除 a ,然后复制 b 到 c/b ,然后删除 b 。

楼主是复制/,所以要等整个/全部复制完以后才会删除原来的文件。
> 最好的不毁盘的硬盘盒其实是台式电脑。

那你无非是拿台式电脑当作 NAS 了而已。
66 天前
回复了 wuruxu 创建的主题 Linux 下个月 Debian 13 发布,可以来一波更新
已经把 NAS 上的 PVE 升到 9.0 beta 了。
66 天前
回复了 allplay 创建的主题 NAS 机械硬盘, 10 万次启停,居然健康 100%
@allplay #24
NAS 和普通硬盘的定位区别主要在读取到校验不通过的扇区时的反应,启停不是 NAS 盘主要关心的问题。
那个东西叫做 TLER 或者 ERC 。

@cat1879 #27
异常掉电不会导致磁头落下来,保持磁头悬浮的是盘体表面的气流,硬盘不会从 7200RPM 突然停转到 0RPM ,所以磁头也不会突然落下,有足够的时间通过机械方式回到停放区。

阵列卡的电池也和硬盘的供电没关系,人家供的是阵列卡的电,给上面的 DRAM 供电保证缓冲区数据不丢失的。
1 ... 2  3  4  5  6  7  8  9  10  11 ... 1046  
关于   ·   帮助文档   ·   自助推广系统   ·   博客   ·   API   ·   FAQ   ·   实用小工具   ·   5700 人在线   最高记录 6679   ·     Select Language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5 · 84ms · UTC 01:46 · PVG 09:46 · LAX 18:46 · JFK 21:46
Developed with CodeLauncher
♥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